第275章 议赏赐(2 / 2)
半个时辰后,暖阁里已坐满了人。贾诩捧着茶盏闭目养神,郭嘉正和戏志才翻看案上的功绩簿,徐庶则在纸上抄写着什么。杨帆见人到齐,开门见山:“年关将至,按例该给下属们赏些东西。但今年不同往年 —— 咱们新开了二十顷屯田,又稳住了高句骊那边的商路,并且咱们一举攻灭了整个乌桓部落,并且在草原上新建了两座城池,狼河城与玄汉宁城,这些都多亏了各位同僚出力。只是赏什么、怎么赏,得好好琢磨。”
他指着案上的名册:“府里的官吏从郡丞到医曹掾史,还有招募来的诸位将军,共有六十余人。品级不同,功劳各异,若赏得一样,显不出差别;若厚此薄彼,又伤了人心。”
郭嘉忽然笑出声,从袖中摸出块花生糖抛给徐庶:“元直前日还说,仓曹的陈岭松为了收粮,冻裂了三只草鞋。这种人若只赏两匹布,怕是说不过去。”
贾诩睁开眼,指尖在案几上轻点:“赏分三等:有功者重赏,尽职者常赏,初来者薄赏。但‘功’需细分 —— 守土之功、理财之功、抚民之功,不可混为一谈。”
戏志才已翻开功绩簿,笔尖在纸上划出轻响:“郡都尉公孙度今年击退了三次鲜卑游骑,这是守土之功;典农吴刚新开的屯田亩产比去年多了三成,是理财之功;高句骊县令吴世宝劝降了两个部落,是抚民之功。”
徐庶补充:“还有医曹掾史华佗,今夏疫病时熬药救了两百多人;学官掾史周亚小在各县办了学堂,招了五十个学生。这些虽不是战功,却也是大功。”
杨帆点头:“公台说得是。那先从高级官吏说起 —— 郡丞李进,今年处理了三百多件民事,从未出过差错。该赏什么?”
郭嘉把玩着茶盏:“李进是文官,不爱金银。听说他收藏汉赋,不如送他一套蔡邕先生手抄的《两都赋》?再赏二十匹帛,够他给家人做新衣了。”
“长史柳毅掌管文书,案牍从未出过纰漏。” 戏志才翻到下一页,“他前日还向我抱怨,案头的笔墨快用完了。”
贾诩接口:“赏他一整套洛阳产的松烟墨,再加两刀宣纸。另赏十石粟米 —— 他家有老母亲,正用得上。”
说到郡都尉公孙度,徐庶眼睛一亮:“公孙都尉爱马,上次见他盯着府里的那匹乌骓马看了半天。不如把那匹马赏给他,再配一副新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