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百感交集(2 / 2)
离别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这一次,整个清河县,都前来为他送行。
县委的领导,工厂的工人,下河村的村民……成百上千的人,自发地聚集在县政府的门口,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他们没有拉横幅,也没有喊口号。只是用最淳朴,最真诚的目光,看着那辆即将远行的吉普车。
刘大壮这个铁打的汉子,眼睛哭得像兔子。连大山带着村民们,送来了一筐筐自家种的蔬菜和土特产,非要让他们带上。
陈诚和郭晓莹抱着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向众人挥手告别。
汽车缓缓启动,驶向远方。
陈诚回头,看着那越来越远的县城,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心中默念。
再见了,清河县。
你好,京城。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初到京城,一切都是新鲜的。
中枢办公厅安排的住所,是一个宽敞的四合院,虽然有些年头,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古色古香。
陈念安被送进了中枢机关幼儿园,很快就和一群高官子弟打成了一片。
郭晓莹也被安排进了国家图书馆,工作清闲,环境优雅。
陈诚自己,则正式走马上任“国家特殊农产品战略储备办公室”的常务副主任。
这个办公室的牌子虽然新,但分量却极重,直接向李爱国部长汇报。它的职责,不仅仅是指导全国的特色农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战略物资储备体系。
诚安实业,作为这个体系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试点单位,其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清河县的工厂,产能已经开到了极限。
一切看起来,都美好得不真实。
然而,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烦恼的源头,是郭晓莹。
随着诚安实业的规模急剧扩大,产品线从单一的黄桃罐头,扩展到“念安优选”双拼罐头,再到各种果脯、果干,财务账目变得空前复杂。
以前在清河县,郭晓莹一个人,一把算盘,就能把厂里所有的账目理得清清楚楚。她为此感到自豪。
可现在,不行了。
每天,从全国各地汇总过来的报表、单据、发票,堆在她的书桌上,像一座小山。
采购原料的支出,生产成本的核算,销售的回款,工人的工资,运输的费用,还有给果农的分红……每一笔,都牵动着巨大的资金流。
郭晓莹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张由无数数字编织成的大网,给牢牢地困住了。
她每天睁开眼,脑子里就是一串串的数字。闭上眼,梦里都是算盘珠子“噼里啪啦”的响声。
那把跟随她多年的红木算盘,此刻在她手里,变得无比沉重。
她常常为了核对一笔账,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直到头昏脑涨,眼睛酸涩。有时候,一个不小心拨错了一颗珠子,整张报表就要推倒重来。
传统算盘的效率,在现代化的商业洪流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