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这场官司,我们能赢!(2 / 2)
这场轰动了数个省份的“真假罐头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陈诚没有去理会金百万的下场。他走出法院大门的那一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紧紧地抱住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郭晓莹。
“辛苦你了。”他千言万语,只汇成了这一句话。
郭晓莹靠在他的怀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不辛苦,我们赢了。”
他们赢了。
而且,赢得比想象中更彻底。
省里和市里的报纸,都用极大的篇幅,报道了这场官司。一时间,“诚安达”这个名字,成了“品质”和“诚信”的代名词。
报道里,郭晓莹那套独一无二的“生产批号追溯体系”,被当成了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典范,被反复提及和赞扬。
消费者们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买的每一瓶“诚安达”罐头,背后都有着如此严格的质量把控。
“以后买罐头,就认准诚安达!批号都能查,这还能有假?”
“那个金百万太不是东西了!就该罚他个倾家荡产!”
“我听说诚安达的厂长夫人可厉害了,就是她找到了证据,把那个坏蛋送进去的!”
舆论的发酵,带来的是品牌美誉度的直线飙升。
危机,转眼间变成了巨大的商机。
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电话都快把厂里的销售科打爆了。订单像雪片一样,从四面八方飞来。许多之前还在观望的供销社、百货大楼,现在都挥舞着钞票,只求能多拿到一些“诚安达”的货。
诚安实业的账户上,资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累积。
陈诚忙得脚不沾地。
他一边要安排工厂扩大生产,一边要亲自去京城,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还要应对媒体的采访。
他成了整个省里,最耀眼的商业明星。
然而,就在这片繁花似锦的喧嚣中,他却忽略了一个小小的,却无比重要的角落。
这天,陈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已经是深夜。
郭晓莹心疼地给他端来一碗热汤,轻声说:“今天念安的班主任打电话到家里来了。”
“嗯?”陈诚喝着汤,随口问道,“说什么了?”
“她说……今天学校开家长会,你没去。”
“啪嗒”一声,陈诚手里的汤勺,掉进了碗里。
家长会!
他猛地抬起头,脑子里一片空白。他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得一干二净!
这段时间,他满脑子都是官司,都是订单,都是工厂的发展,却唯独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父亲。
“念安呢?”他急切地问道,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已经睡了。”郭晓莹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心疼,“他今天回来,情绪就不太好,晚饭也没吃几口,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陈诚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地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