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林晚棠千面惊鸿录 > 第531章 千秋灯耀,丝路永年

第531章 千秋灯耀,丝路永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泉州港的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永续阁顶端的“永续灯”已亮起暖黄光芒。这盏由万邦矿石熔铸、万邦纤维编芯的灯,今夜格外明亮——今日是丝路联盟成立十周年的“千秋庆典”,来自三十余个国家的代表、传灯人、工匠与百姓,将齐聚泉州港,共同见证丝路十年的繁荣,也共同许下“丝路永年”的承诺。

林晚棠站在永续阁的“承诺殿”内,指尖轻轻拂过紫檀木盒中的《丝路永续公约》。十年前,这份公约上只有十几个国家的签名;如今,签名已布满三卷羊皮纸,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与丝路共生的故事。她身着十年前参加万邦大会时的服饰——丝绸裙摆的波斯纹已有些磨损,西域银饰的橄榄叶却依旧光亮,就像这条丝路,历经岁月却愈发坚韧。

“林会长,各国代表已在庆典广场等候。”传灯人总部负责人轻声提醒,递来一份《千秋庆典议程》。议程上,“十年成果展”“传灯人授勋”“永年誓约”三大环节清晰排列,最后一项,是开启永续阁新落成的“千秋馆”,馆内将陈列十年来丝路的每一份珍贵记忆——从第一辆机关灭蝗车的图纸,到第一支跨洲商队的旗帜,再到每一代传灯人的“永续徽章”。

林晚棠点点头,与沈清辞、青禾一同走向庆典广场。广场上,三十面代表不同国家的旗帜迎风飘扬,中原的青龙旗、波斯的雄鹰旗、希腊的橄榄枝旗、非洲的象牙图腾旗、南洋的珊瑚旗……旗帜下方,各国百姓自发组成的队伍正表演着特色节目:中原的舞龙队腾跃翻滚,波斯的旋转舞姬裙摆如蝶,希腊的竖琴手奏响《丝路欢歌》,非洲的部落鼓手敲出激昂节奏,不同文化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成了最动人的“丝路交响曲”。

“十年成果展”的展区前,早已围满了参观的人群。在“贸易展区”,巨大的丝路上,金色线条标注着十年间新增的百条商路,数据屏上实时跳动着贸易额——较联盟成立之初增长了十五倍;在“资源展区”,回纥铁矿的生态模型、流沙部落的夜光藤培育基地沙盘、波斯宝石矿的净化系统图纸整齐陈列,旁边的监测数据显示,所有资源点的生态指标均优于十年前;在“文化展区”,《丝路永续大典》的十余种语言译本、融合各国元素的“永续陶瓷”、记录传灯人故事的绘本,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丝路文化的交融之美。

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正站在“航海展区”,向孩子们讲解改良后的地中海航线图:“十年前,我们从希腊到中原要走四十天;现在,有了星轨导航仪和机关帆船,二十五天就能抵达。这就是丝路的力量,让远方不再遥远。”

非洲部落的长老则在“医药展区”,向百姓展示新培育的“跨洲草药”——中原青蒿与非洲金鸡纳树杂交的新品种,既能治疗热病,又能适应非洲的湿热气候。“十年前,我们部落每年都有百姓死于热病;现在,有了这些草药和永续药堂的医者,再也没人因热病失去生命。”长老的声音带着哽咽,却充满自豪。

庆典的第二环节是“传灯人授勋”。两百余名十年间为丝路守护作出突出贡献的传灯人,依次走上领奖台。林晚棠为他们佩戴“千秋传灯勋章”——勋章由回纥精铁打造,正面刻着丝路地图,背面刻着“十年坚守,千秋传承”八个字。

西域传灯人阿古拉接过勋章时,眼中满是泪光:“十年前,我还是个只会放牧的牧民;现在,我能驾驶巡护驼队,能救治夜光藤,能给孩子们讲丝路的故事。是丝路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们部落的命运。”

南洋传灯人李阿妹则捧着勋章,向林晚棠深深鞠躬:“十年前,我们城邦的渔船连远海都不敢去;现在,有了机关渔船和航海技术,我们的渔获能卖到波斯和希腊。这勋章,属于每一个为丝路努力的人。”

授勋仪式结束后,“永年誓约”环节在永续阁前的“守诺钟”下举行。林晚棠带领各国代表、传灯人与百姓,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以十年为基,以千秋为志,守贸易之信,护资源之脉,传文化之魂,让丝路永通,让友谊永续,让万邦共荣,直到永年。”誓言声落下,三十余个国家的代表共同敲响“守诺钟”,钟声浑厚悠远,传遍泉州港,也传遍整条丝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