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寒暖燥湿(2 / 2)
木火而成其燥者,言木火伤官要湿也。土水而成其湿者,言金水伤官要燥也。
译文:
木与火形成干燥(的格局),是说木火伤官格需要湿润(的五行)来调和。
土与水形成湿润(的格局),是说金水伤官格需要干燥(的五行)来调和。
注解:
“木火伤官”指伤官为木火(如甲木生丙火为伤官),木火炎上成燥,需水(湿)润局;“金水伤官”指伤官为金水(如庚金生壬水为伤官),金水寒凝成湿,需火(燥)暖局,体现伤官格的调候要点。
原文:
间有火土而宜燥者,用土而后用火,金水而宜湿者,用金而后用水。
译文:
偶尔有火土(格局)适宜干燥的情况,需先用土再用火;金水(格局)适宜湿润的情况,需先用金再用水。
注解:
此为特殊调候原则:火土本燥,但若土弱火虚,需先助土(燥土未戌)再助火,成“土生火”之燥势;金水本湿,若金弱水衰,需先助金再助水,成“金生水”之湿势,体现调候的灵活性,非绝对寒湿必用对立五行。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的“论寒暖燥湿”是四柱命理学的核心调候理论,袁树珊以《周易》阴阳平衡思想为根基,结合五行生克与季节变化规律,系统阐述了命局寒暖燥湿的调和原则与实践方法。
其核心内容可归纳如下:
一、寒暖燥湿的本质与哲学内涵
1. 自然规律的映射
寒暖燥湿对应四季气候特征:冬季为寒(亥子丑月)、夏季为暖(巳午未月)、春季为湿(寅卯辰月)、秋季为燥(申酉戌月)。
在命理中,这四种属性通过五行干支的组合体现,如金水主寒湿、木火主暖燥。
哲学渊源:源自《滴天髓》“天道有寒暖,发育万物;地道有燥湿,生成品汇”的自然法则,强调“人道得之不可过也”,即命局需顺应自然气候规律,避免偏枯失衡。
命理引申:寒暖燥湿的调和是判断命局吉凶的关键,失衡则导致“寒湿困滞”或“燥热虚浮”,需通过调候用神(如寒局用火、燥局用水)实现平衡。
2. 五行与干支的属性关联
寒:亥子水、丑辰土(湿土)为寒,冬季出生者多带寒湿之气,需火调候。
暖:巳午火、未戌土(燥土)为暖,夏季出生者多带燥热之气,需水调候。
湿:辰土(水库)、丑土(湿泥)为湿,水旺无制则湿重,需燥土(未戌)或火化解。
燥:未戌土(火库)、巳午火为燥,火炎土燥需水滋润,或湿土(辰丑)调和。
二、调候的核心原则与方法
1. 动态平衡与对症施治
调候需遵循“寒者暖之,暖者寒之,湿者燥之,燥者润之”的原则。
例如:
冬季出生者(亥子丑月),若命局寒湿过重(如多金水),需用巳午火调候,以火暖局、生土制水。
夏季出生者(巳午未月),若命局燥热过盛(如多火土),需用亥子水调候,以水润局、泄火生金。
特殊情况:若寒极无暖根(如全局金水无火),反以无火为吉,需行运顺从其势;若暖极无寒根(如全局火土无水),反以无水为吉,需行运助其燥气。
2. 调候用神的优先级
袁树珊强调“调候为急”,即调候用神优先于扶抑、通关等其他用神。
例如:
日主身弱且命局寒湿,虽需印比生扶,但首要任务是用火调候,否则寒湿困身,印比难以发挥作用 。
若调候用神与喜用神冲突(如身弱需火调候,但火为忌神),需权衡轻重,以调候为急,通过岁运补足调候用神。
3. 季节与干支的调候要点
冬季(亥子丑月):重点调寒,需丙丁火透干,或巳午火在地支,忌见过多金水加重寒湿。
夏季(巳午未月):重点调燥,需壬癸水透干,或亥子水在地支,忌见过多火土加重燥热。
春秋季:寒暖适中,若命局偏湿(如辰月)需未戌土燥之,偏燥(如戌月)需亥子水润之。
三、寒暖燥湿失衡的影响与案例
1. 对性格与健康的影响
寒湿过重:性格内敛、消极,易患寒湿之症(如脾胃虚弱、关节疼痛),需火暖局以增强活力。
燥热过盛:性格急躁、冲动,易患燥热之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炎症),需水润局以平和心性。
湿燥失衡:湿气重易抑郁、拖延,燥气重易焦虑、失眠,需通过调候改善体质与情绪。
2. 对事业与运势的影响
寒局无火调候:事业发展缓慢,贵人缘弱,需行火运(如木火流年)激活运势。
燥局无水调候:财运虽旺但波动大,易因急躁决策失财,需行水运(如金水流年)稳定局面。
袁树珊案例:某命局“丙午癸巳壬午甲辰”,夏季火旺土燥,虽身弱需印比,但首要用水调候,行水运时事业顺遂,行火运则因燥气加重而破财 。
四、袁树珊的创新与贡献
1. 融合传统与实证
袁树珊在继承《穷通宝鉴》调候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提出“调候需结合全局气势”的观点。
例如:
若命局寒湿但日主强旺(如金水成势),调候用神需兼顾泄身(用火生土)与平衡(用木疏土) 。
若命局燥热但日主衰弱(如火土成势),调候用神需兼顾生身(用水生木)与调候(用水润局)。
2. 破除迷信,强调辩证
袁树珊批判盲目依赖神煞的做法,主张以寒暖燥湿为核心,结合五行生克、十神心性综合论命。
例如:
辰丑土虽为湿土,但在寒局中可蓄水助寒,需用火制之;未戌土虽为燥土,但在燥局中可加重火势,需用水润之。
调候需动态分析岁运影响,如寒局在木火运中调候得力,但若木火过旺反成“火炎土燥”,需后续水运平衡 。
3. 现代视角的启示
袁树珊的调候理论对现代命理研究仍有启发,例如:
将寒暖燥湿类比为“环境适应性”,寒局者需选择温暖、向阳的居住或工作环境,燥局者需选择湿润、清凉的环境。
调候用神可对应现实中的资源(如寒局用火,可象征借助热情、活力之人或行业),帮助命主改善运势。
总结
《命理探源》中的“论寒暖燥湿”构建了一套系统的命理调候框架,其核心在于通过寒暖燥湿的平衡揭示命局的本质与变化规律。
袁树珊以自然哲学为根基,结合实证案例,强调调候的优先级、动态性与辩证性,为后世命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这一理论不仅是八字命理学的基石,也蕴含着深刻的生存智慧,对理解个人命运与自然能量的互动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