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相同之命补救法(四)(2 / 2)
译文:
由此看来,地球经纬度划分对应的甲子(干支),也应当从北极到南极(即按南北方向)来确定。
如果用《俞俞斋文稿》中记载的内容来佐证,(该文稿)驳斥了宋仁宗“东家的西边就是西家的东边”的说法,认为只要划分出五方,无数个方位就都包含在其中了。
注解:
“从北极而南极”指经纬度划分甲子时,以南北方向(纬度)为基准,呼应前文黄伯惠“立体宇宙观”,认为地域划分应贴合地球实际形态。
“《俞俞斋文稿》”为古代文集,具体作者不详,原文引其“驳斥宋仁宗”的论述,佐证“方位划分需有明确基准”的观点。
“东家之西即西家之东”是宋仁宗对“方位相对性”的表述,《俞俞斋文稿》驳斥此说,认为方位需有绝对基准(如五方),否则会混淆,此处用于支持“经纬度划分需明确起始点与方向”的主张。
原文:
然果如季华之详细分析,则更有裨于命学。
洪君勉斋乃舆地专家,亦颇赞成此议。
珊虽不敏,窃愿季华与后之贤者勉之。
译文:
但如果真能像季华先生那样详细分析(经纬度与干支的对应),那对命理学的益处就更大了。
洪勉斋先生是地理专家,也很赞成这个提议。
我(袁树珊)虽然不聪慧,却私下希望季华先生和后世的贤达之人能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注解:
“有裨于命学”指对命理学有帮助、有增益,袁树珊肯定朱季华“经纬度细化地域”思路对命理学发展的价值。
“舆地专家”即地理专家,“舆地”为古代对地理学科的称呼,洪勉斋的认同从“地理专业”角度佐证了朱季华提议的合理性。
“不敏”是文言谦辞,意为“不聪慧、迟钝”,袁树珊用于自谦,体现谦逊态度。
“勉之”意为“努力去做”,表达袁树珊对朱季华及后世学者推进该理论的期望。
原文:
珊又忆及童致旋先生有云:偶阅欧洲报章,载某国某某鉴于农夫力田,其选种、施肥、土壤、气候无不相同,而结果之收获迥异。
译文:
我(袁树珊)又回忆起童致旋先生说过:他偶然阅读欧洲报纸,上面记载某国有人观察到,农夫耕种时,种子选择、施肥、土壤、气候都没有差别,但最终的收成却大不相同。
注解:
“童致旋”为近代文人,具体生平不详,原文引其所述“欧洲农例”,以“同因异果”类比“同命不同运”,佐证命理需多因素考量。
“力田”即努力耕种、从事农业劳动。
“收获迥异”指收成差别很大,为后文引出“西人发明仪器”及袁树珊的命理类比做铺垫。
原文:
有一粒而蕃生百余粒者,有一粒而蕃生数十粒者,亦有一粒自行消灭而不能保其本体者。
因是有感,遂发明一种仪器,类似吾国罗经,置诸居人室中,即可鉴别某房主吉,某房主凶,某房富贵寿考,某房鳏寡孤独。
译文:
有的种子能繁殖出一百多粒,有的种子能繁殖出几十粒,也有的种子自己腐烂消失,连自身都无法保全。
(此人)因此有所感悟,于是发明了一种仪器,类似我国的罗盘,把它放在住户家中,就能辨别出某间房子的主人吉利,某间房子的主人凶险,某间房子的主人富贵长寿,某间房子的主人孤独无依。
注解:
“蕃生”指繁殖生长,此处描述种子的不同生长结果,突出“同因异果”的现象。
“富贵寿考”指富贵且长寿,“考”为“年老、长寿”之意;“鳏寡孤独”指无妻、无夫、无父、无子的孤独之人,二者为传统命理中“吉”“凶”境遇的典型代表。
“类似吾国罗经”指该西方仪器与中国罗盘功能相似,均用于通过方位、气场等因素推断吉凶,为后文袁树珊的命理类比埋下伏笔。
原文:
珊闻斯语,乃谓致旋曰:此器果其发售,吾当价购,以补罗经之不逮。
译文:
我(袁树珊)听到这番话,就对童致旋说:这种仪器如果真的发售,我一定会花钱购买,用来弥补罗盘的不足。
注解:
“果其发售”指如果真的上市销售,“果其”表假设,体现袁树珊对该仪器的兴趣。
“价购”即花钱购买,“价”此处作动词,意为“出价、花钱”。
“不逮”指不足之处、欠缺的地方,袁树珊认为该西方仪器可补充罗盘在“鉴别住宅吉凶”上的精度缺陷。
原文:
致旋又谓珊曰:彼西人因此发明,其理安在,凭君知识,能答我否乎?
译文:
童致旋又对我(袁树珊)说:那个西方人因为这个现象(种子同因异果)发明了这种仪器,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凭借您的学识,能回答我吗?
注解:
“其理安在”即“其中的道理在哪里”,为文言疑问句式,童致旋希望袁树珊从命理或事理角度解释西方仪器的原理。
“凭君知识”即“凭借您的学识”,“君”为对袁树珊的尊称,体现童致旋对其的认可。
原文:
珊曰:选种似同,而遗传之优劣必不能同。
施肥似同,而灌溉所受之厚薄必不能同。
土壤似同,而南北高低之方位必不能同。
气候似同,播种之先后、落地之俯仰必不能同。
译文:
我(袁树珊)说:种子看似相同,但种子自身遗传品质的好坏一定不同。
施肥看似相同,但作物接受灌溉的多少一定不同。
土壤看似相同,但土地所处的南北方位、高低地势一定不同。
气候看似相同,但播种时间的早晚、种子落地时的朝向一定不同。
注解:
袁树珊此处以“种子生长”类比“人命差异”,将种子生长的“隐性差异”对应到人命的“隐性影响因素”,为后文关联朱季华的补救方法做铺垫。
“遗传之优劣”指种子自身的遗传品质,对应人命的“先天禀赋”;“灌溉厚薄”“方位高低”“播种先后”“落地俯仰”均为种子生长的隐性差异,对应人命的“时间细化”“地域差异”“六亲影响”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