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 >上交吃瓜系统后 > 第29章 何不食肉糜

第29章 何不食肉糜(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9章何不食肉糜

乐施慈善晚会现场。

开门下车, 单手系扣,微笑致意,比闪光弹更亮的快门也不能让他动容, 李潇茍养成了流量明星的必备技能。

这样的场合经历多了,他多少有点麻木了, 像是被上了发条的玩偶,机械朝着每个方向挥舞着手臂。

在他身后站着的是江沐、莫尚还有汪帛。

他们一出现, 快门闪的更快了——因为他们今天打扮的都相当……风骚。

除了李潇茍穿了一身纯白的西服,像个无趣但得体的白马王子一样, 剩下的三个人“各有千秋”。

莫尚黑色收腰款西服,用金线滚了边,全身舍弃了扣子设计,只靠一根腰带在腰间系紧, 金色边的眼镜蒙上了一只, 像是优雅的古老贵族。

江沐同样是一身白,但西服领口处开了个巨大的V, 一路延伸到腹肌上方, 尽管用围脖遮挡也只不过是欲盖弥彰。

这已经是他们两个的尺度极限了,李潇茍废了好一番唇舌才说服他们将衣服套上身。

轮到汪帛就容易的多, 只点出了“风骚、吸睛”的字样,他就摆着尾巴凑了上来。

花俏的镂空豹纹设计, 如果搭上时下流行的小麦色皮肤, 就能走野性荷尔蒙路线了,也是汪帛梦里自己的模样。

但他偏偏汪帛男生女相,金色长发配上清秀五官和野性的衣服, 好看的雌雄莫辨,不显油腻, 反而像是良家男羞羞答答的走上歧路,更吸引人了。

他们三个在娱乐圈都是生面孔,靠着夸张的造型来博眼球在这个圈子里也是常事,更何况确实赏心悦目,很多记者眼前一亮,忍不住就多拍了两张。

红毯主持人第二次叫他们的名字了,拍照区的记者才依依不舍的放过了他们。

主持人是今年选秀节目出来的新人,并没有什么主持经验,问起问题来十分青涩。

“大家都知道,你并不常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一般出现的时候,往往出现都会有大事发生。能说说选择参加咱们乐施慈善晚会的原因吗?”

乐施是个纸媒集团,旗下拥有一系列男女刊杂志,其中就包括了《乐施精品女刊》和《乐施男士》两个一线杂志品牌,乐施慈善晚会是由此衍生的慈善活动。

纸媒如今不比当年,但时尚界不轻易自降身价,仍旧对上封面的明星挑挑拣拣来维系杂志本身的逼格。

能来参加慈善晚会的,本身就是和杂志合作过或者即将合作的大牌们。

云楼不知动用了什么手段,帮李潇茍搞到了年内拍摄封面的机会,这才受邀参加了这次慈善晚会。

属实是为了碟醋包了盘饺子。

李潇茍歪了歪头,回答道:“或许今天就有大事发生。”

主持人张着双唇看着李潇茍,不知该怎么接话。

兄弟,台本不是这么写的啊!你出现的地方发生的大事都不是什么好事啊喂!

李潇茍冲着他欲哭无泪的脸笑了笑,转身走下了红毯。

说“或许”已经是遮掩——今天必定会有大事发生。

之所以决定要参加这个慈善晚会,还要从程曼那里吃来的瓜说起。

从程曼家出来,李潇茍就确认了自己的第六感是正确的——程曼的好姐姐和人偶师是同一个人。

一个人的面孔或许会变,但跟随自己许多年的习惯却不是轻易更改的。

好姐姐也会在情绪激烈波动的时候,下意识的抽动手指。

于是,他用着关联吃瓜的能力,发现人偶师用好姐姐这个身份做了不少事,比如,睡了不少娱乐圈的男男女女。

目前关联吃瓜只能吃到第一层关联人的瓜,他只得记下所有好姐姐睡过的人员名单,尽数告诉了莫尚。

莫尚盘着腿坐在沙发上,指尖在键盘上几乎搓出了火星子。

还真被他发现了一些被掩盖的事实——和好姐姐有过牵扯的人竟很多都不在了。

跳楼、割腕、还酒后开车掉进河里淹死的,触目惊心的一长串死法,凑一块能召唤神龙了。

“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莫尚咽了口口水,“这个好姐姐,她杀男不杀女。”

“这是睡了不想负责,干脆把人杀了?”汪帛震惊,“还是单身保平安啊。”

“倒也不是,好姐姐也不止睡男的,还有过不少女伴,应该是个双性恋。”莫尚看着搜集来的资料道。

李潇茍静静听完后问:“这些男的做过坏事吗?”

莫尚:“我找找。”

网上能找到的信息始终有限,这些人中只有少数几个在出道后塌房过,塌房姿势也是千奇百怪的,还有个糊糊选秀歌手,居然自己给自己当站姐,最后骗了粉丝做周边的钱,被粉丝给开盒了发现居然是歌手本人。

也算是奇闻一桩。

但莫尚越挖越深,很快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剩下的那些没有塌房的男人,要么曾经有过案底,要么就有过辍学的经历,都是道上混过的。

“她和程曼在一起的时候,谈论到几个人的时候手指都抽动过,我发现这是她兴奋,或者说动了杀机时候才会有的习惯动作。”

莫尚:“哪几个人?”

李潇茍给了莫尚三个名字。

不知莫尚用了什么算法,总之他很快得出结论,百分之七十九的概率,人偶师的下个目标就是乐施慈善晚会的主办人景洪文。

这就是他们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慈善晚会是当下红火的车企赞助的,几人围着酷炫的跑车摆拍,紧随他们之后又有几组人走上了红毯。

莫尚撇了撇嘴:“说是救助失学儿童的慈善晚会,办的却这么铺张浪费,刚你采访的时候,我们听到一个艺人助理在那里炫耀说要领两个奖,加上红毯准备了三套衣服,光是置装费就花了100多万。”

汪帛打趣:“年纪轻轻仇富可不好啊。”

眼看着两人要掐起来,江沐岔开了话题:“我们就这一套衣服吧?”

比这尺度还大的他是真穿不了。

李潇茍秒get到他的心思,笑容促狭:“放心,光这一套你就够秀色可餐了,人偶师只要见到八成会上钩。”

江沐的脸登时就红了,一直红到了耳朵根。

拍完照进入会场。

慈善晚会的布置现场是纯白色调的,乍一看也有点像是婚礼现场。

每个艺人在参加之前都将捐赠品交给了主办,稍后会在晚会进行过程中进行拍卖。

大约是为了维护逼格,又或者打心底里认为这样的竞拍活动是不需要粉丝参与的,慈善晚会并没有和任何直播平台合作。

不过李潇茍一进会场就看到了脖子上戴着工牌的记者在人群中穿梭,走两步就对着场内拍两张。

想来这些就是主办方请来的特约记者。

李潇茍的电影拍完了,虽然还没上映,但也算是和大导合作过的电影圈新人了。从现场座位来看,他的咖位貌似升了那么一点,坐到了第二排靠边的圆桌。

因着是晚宴,厅内的灯光并不怎么明亮,一群衣着光鲜的人齐座,电子蜡烛黄晕晕的光影落在人脸上,愈发衬托的每个人轮廓分明,自带滤镜效果,还真有点豪门酒会的氛围。

刚一坐下,李潇茍给三人打了声招呼,就趁着光线昏暗离了座。

他要去会会景洪文。

汪帛和莫尚都参加过程曼和江城的婚礼,虽然婚礼的规模没有这么大,但也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了,倒也没那么紧张。

唯有江沐,坐着都能看出局促。

他脸颊被电子蜡烛的光映的红红的,双手揪着衣服漏风的地方,像是贞洁烈男,浑身散发着欲说还休的气味。

汪帛笑他:“人偶师要是就好这口咋办?”

江沐迷惑的眨了眨眼:“哪口?”

这纯情的,汪帛都不好意思调戏他了。

两人说着功夫,现场的座位陆陆续续坐满了,大屏幕也渐渐亮了起来。

服务员给每个人都上了餐食。

通体莹白的笋丝团成个圈,中间是白色的芝士,配上蓝莓酱,甜而不腻。

汪帛吃出一圈白胡子,嘟囔着“一口就吃完了也太抠门了”之类的浑话。

就在这时,大屏幕的画面结束了无意义的图片拼接,播起了视频。

听主持人的介绍,这是第一次,乐施团队的人亲自走访了被捐赠地区,他们用自己的dv拍摄了这样一部纪录片。

开场的镜头十分颠簸,画面从一片黄土缓缓转过来,转到了一个用丝巾围住脸庞,戴着墨镜的女人身上。

“这丝巾是H家的,这条两万多。墨镜是MG的,她这款镶钻的也要一万多。”汪帛给身旁两人小声科普着。

女人的声音在镜头里娓娓道来,间或夹杂着被尘土呛出的咳嗽。

她们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飞机,还没休息又接连坐了五个多小时的大巴,以为已经到了目的地,殊不知还要坐很久的拖拉机才能到达接受他们捐赠的山区。

天色渐渐暗了,女人开始担心他们带来的捐赠品能不能安全送到。

紧接着,画面一转到了第二天。

一行人从水泥瓦房里走出来,全都换上了新衣服,女人也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她就是乐施的主编May。

May端着摄像机在他们昨晚落脚的屋子里拍了一圈,这里没有水泥地,地上都是泥土,房间里也没有水龙头,洗漱都是用的桶里的水,而这桶里的水,也是当地人从两三里外的井里挑来的。

May没有在镜头前表露出任何不满,恰恰相反,她还盛赞了一圈学校对他们的款待,将最好的房间都匀给了他们。

简单展示了他们昨晚的艰苦条件之后,她很快进入正题,今天他们要在这里举办捐赠仪式,会有优秀学生代表和校方参加。

接下来冗长的一段,是乐施团队的每个人对这里美学教育缺失的痛惜。

汪帛在May说第一个字的时候就已经昏昏欲睡。

江沐则是不解的皱起了眉。

莫尚倒是猜到了他们要做什么,刻意压抑的表情依旧能看出隐怒。

无意义的剖白之后,是第三视角的捐赠仪式。

莫尚的脸彻底沉了下去,他并没有猜错,这些人千里迢迢带到山区,在孩子们期盼的眼神中,捐赠给他们的,是一些“艺术品”。

“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裕,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希望我们带来的这些展品,能够成为孩子们的审美启蒙,如果他们其中有一两个,将来能够成为伟大的艺术家,那我们也与有荣焉。”May拿着话筒,在漫天黄沙里慷慨激昂的演说着,她花色的裙摆在风中摆动,露出袖口的一截手臂皮肤白皙细腻,和她身后孩子们皴裂蜡黄的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孩子们面朝着太阳,被照的张不开眼,他们被告知要端正的站着,于是双手紧贴着裤缝,脊背挺的笔直,只有在伸手接过捐赠品的时候,小心翼翼的在裤腿上擦了擦。

他们的手太脏了,沾满了灰,但这些好心人们送给他们的东西是白色的,形状怪异,一不小心就容易摔碎。

他们既怕弄脏,又怕弄坏,对着镜头微笑的时候浑身都是紧绷着的。

“虽然是好意,但连饭都吃不饱还追寻什么美学啊。”就连江沐这种温吞性格的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汪帛被江沐的声音吵醒,打了个哆嗦,看清屏幕里在放什么之后,不屑的切了一声,问道:“你们知道他们为啥送这些不?”

说完,也不等别人回答,就自顾自接着道:“因为这些工艺品都是手作的。”

江沐:“手作的?这也能看出来?”

“你看,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的形状都不一样,不是工厂套膜生产的,是人亲手捏出来的。”

江沐不解:“手作的艺术含量更高?”

汪帛笑了:“或许吧,艺术这种东西,你也没法拿尺子量啊。不过,手作的有一点是确定比流水线高的,那就是价格。”

“甭管什么东西,加上个人工,那就要贵出好几倍。”

“而这些手作的价格,很多都是作者自个定的,这其中的水可就深不可测了。”

江沐听到一半就明白了。

时常有猎奇新闻见报,某某名不见经传的画作被拍卖出了天价,一时之间各种评论家都来点评其艺术含量,但真实情况是,那不过是笔洗/钱的交易,买主卖主都不懂画,只不过是想将钱合法的洗进国内而已。

捐赠在国内是避税的手段之一,如果这些艺术品的价格存在浮动空间的话,那八成就有人在其中收受回扣。

纪录片最后,孩子们坐着拖拉机辗转到了市里在乐施团队的带领下,吃了一顿炸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