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 第25章 太平的转变、玄武门射杀李隆基

第25章 太平的转变、玄武门射杀李隆基(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5章太平的转变、玄武门射杀李隆基

这一次吃惊的不仅是满朝文武, 武皇和李云乐本人都不免有些惊讶。

特别是武皇,她觉得自己还算是了解太平这个女儿,却没想到太平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究竟是李云乐太过凶猛吓得太平不得不从?还是李云乐太过能说真的让太平动容了?

想了想武皇觉得还是后一种可能性大, 毕竟她这个女儿向来吃软不吃硬,也不知道那李云乐是如何的舌灿莲花。

李云乐也有些懵, 对于这位最后跟李隆基争权结果被杀的姑姑, 她自然有些同病相怜之感。

不过至少到目前为止她也没想过收拢太平公主,毕竟原本的历史中太平公主在武皇任下没什么野心, 等到李显、李旦位后野心又膨胀得太大,实在是难以把控住。

不过她也没多纠结,毕竟人都是在变化的。

那时的她更成熟了, 手中的权力也更大,便能尝试更多的可能。

所以她愿意给自己一个机会, 给太平公主一个机会,这也实属正常。

【这场谈话只有安乐大帝和太平公主两个人在场,所以史官没能完整地将他们的谈话内容记录下来, 我们只能从两人年老时的回忆录堪得一二了。】

【据太平公主晚年所说湳枫,当时她是很不耐烦的, 她觉得李云乐想要收刮她那么多的田地,现在竟然还好意思来装“好人”跟她“亲近”。】

【不过呢,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也知道现在在李显、李云乐父女手下讨生活,到底还是得给些面子。而且她也觉得自己到底是长辈,怎么能怕李云乐一个小辈?“孝”这个词压上去,就谅她李云乐绝不敢对他做什么。】

【然而等到看到李云乐带她去的目的地——长安郊外一处破败的村庄后, 太平公主顿时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心中警铃大作, 她觉得这丫头肯定是故意带她来这难为她的!】

【太平公主向来是暴脾气,能忍这么久已实属不容易,于是当即在心中打着腹稿,决心一只要李云乐敢开口,她就要怼回去,让李云乐知道什么是长辈!】

天幕下太平公主听着天幕对自己心理的剖析,还是有些羞赧的。

虽然她一直是这样的性子,但之前她从未有一刻发现自己竟然如此的……幼稚。

可她出生便是大唐最为尊贵的公主,人生最大的波折应当便是母亲杀了反对她的驸马薛绍,那时的她一夜之间懂得了权力的可怕,面对武皇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然而需要她小心对待到底只有这么一个,更何况因为忌惮,兄长们都母亲流放或者监视中。

而她作为她唯一的小女儿,母武皇对她自然还是有许多偏宠的。

也因此她向来高傲,一旦对方做了什么事情让她不顺心,她便会觉得对方是在针对自己。

哪怕面对大权在握的侄女,她能忍下一时,也不可能忍得太久。

同样的她自认未来的自己可能也会去争权夺利,但却不会成为谁的拥趸。

所以李云乐究竟对她说了什么,会让她发生了那么大的改变?

然而天幕接下来的话却是出乎了她的意料。

【然而李云乐却是一言不发,只丢给了太平公主一件普通百姓的衣服,并让她换上。太平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穿过这样差劲的衣服?自然不肯答应,但这一次安乐大帝却是没惯着她。】

【快几个身强体壮的中年妇人到了她的跟前。太平公主只能咬牙将衣服换上,然后不情不愿地跟着安乐大帝转了起来,决定找机会反击。】

【只是安乐大帝除了这一桩事比较强硬外,之后又回到了不发一言的状态,让太平公主满腔的怒火根本找不到发泄的机会。太平公主倒也不是一直纠结一件事之人,见到安乐大帝迟迟没有动作,便开始观察起了周围的环境。】

【而后见惯了纸醉金迷的太平公主第一次看到了皇宫之外那些贫瘠的土地,看到了那些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人,看见了百姓挖光了山上每一寸土地,将树皮、草根都了个一干二净,甚至还看见了百姓因为家中贫困将刚出生的孩子丢掉或者直接溺毙……】

虽然没有画面,甚至只有寥寥数语,但天幕下的百姓都已经低低抽泣了起来。

这些话语都是他们如今的写照,甚至于现实中的他们还要更加的凄惨。

天幕都将他们得苦难看在了眼中,安乐大帝也看见了,不然怎么会带着太平公主去看他们呢?

武皇也在心中叹了口气,李云乐倒是有心了。

的确,说再多也不如将血淋淋的现实摆给他人看。

虽然太平有些“何不食肉糜”,但有她从小的教导,也不至于到视百姓苦难于不顾,继续鱼肉百姓的程度。

【据晚年的太平公主所说,这一幕对于她是无比震撼的,甚至在安乐大帝面前都维持不住之前高冷淡定的模样。】

【在这之前她一直认为大唐正处在盛世之中,虽说不能让人人都吃饱,但百姓也应当也不会过得特别差,毕竟她所到之处都是衣着体面的百姓们,然而眼前这一幕幕却是击碎了她从前的所有认知。】

【太平公主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始主动询问安乐大帝,为何百姓们会过得这般的苦,天底下还有多少这般凄苦的百姓们?她希望能从安乐大帝口中听到这样的百姓只是极小一部分特例。】

【然而安乐大帝的回答却是更让她震惊,这些百姓的确是全天下百姓中的特例,因为还有更多的百姓过得更加凄苦百倍。】

【太平公主下意识地不信,毕竟比眼前的百姓还要惨上百倍的话,那些百姓们还能活吗?然而安乐大帝却是一笑,反问她,“天子脚下尚且这样,你真的会以为更远的地方的百姓会过得比他们好吗?活不了自然就不活了呗,你猜猜现在普通百姓的人均寿命是多少呢?”】

【这一句反问彻底问住了太平公主,让她无力反驳。对啊,天子脚下尚且如此,又何况别处呢?】

【至于导致如今这种现象的原因太平觉得也不必再问,安乐这些时日做的事情早已经回答了。】

【回程路上依旧跟来时一阵安静,但太平公主却知道一切都变了,她不能再对看到的一切都视若无睹。她虽然并未当做继承人来培养,但也告诉过她要爱护百姓,要承担起李唐公主的责任。她的父母皆是皇帝,她又怎能堕了他们的威名?】

【于是在纠结了回程的一路后,太平终究还是下定了决心,邀请彼时的安乐公主进她的府中商议,愿意主动上交她多余的田庄。】

天幕下的太平终于明白自己为何会有那般大的改变,原来不是李云乐让她改变,而是天下的百姓让她改变了!

在听到自己为了百姓终究还是上交了土地时,太平公主为百姓揪着的心放下一些,还好她没有一错到底。

李云乐这丫头做法虽然有些偏激,但也算是为百姓做了一桩好事,她就勉强不计较了。

作为母亲的武皇也是露出了个欣慰的笑容,太平果真没让她失望。

满朝臣子都读的是儒家经典,自然知道太平公主主动上交田地的意义。

虽然并不想再涨女人们的气焰,但是部分有良心的朝臣或者想要媚上的朝臣们都纷纷夸奖起了太平公主“高义”。

至于百姓们也纷纷磕头,大声谢过太平公主。

太平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心中再没了之前上交土地时的不舍得。

左右她一个人也享用不了多少美食华服,又何必占有那么多东西呢?

就在众人以为太平公主这一部分应当差不多结束时,女声的结束语却是再次惊呆了众人。

【而在未来几十年里,太平公主无数次为她那时的决定而庆幸,因为这不仅帮助了百姓,还让她有了许多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不再像以往那般做一个只会风花雪月的公主,而她也成为了第一个得以封王的皇女!】

朝臣们目眦欲裂,公主怎么能封王?真是倒反天罡了!

太平也是猛地一惊,什么?我竟然被封王了?

虽然如今的公主也有封地,但比之王爷们的封地小上了许多,而且最重要的是皇子封王天然就有封地的行政管理权,而公主只能获得封地处的税收。

未来她竟然可以和哥哥们一样封王了!

而且安乐还允许她进入朝堂参政议政?她难道不应该防备着自己担心自己篡夺皇位吗?

想到这太平公主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与激动,转头望向了不远处的李云乐。

太平公主以己度人,她觉得若是自己未来对谁有这么大的帮助,肯定会拿乔一番。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李云乐只是平淡的对她笑了笑,而且表情中没有一点惊讶。

所以她难道一点不吃惊吗?还是她如今便已经想好未来对自己的处置了?

这可真是……太料事如神了!

未来的自己果断投诚,不跟李云乐争真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不过不管李云乐是如何想的,她都帮了自己,于是一时间向来高傲的太平公主用之前从来没有的感激目光望向了李云乐。

而被这样眼神看着的李云乐,等等,姑姑怎么用这样的眼神看向自己,她是脑补了什么东西?

李云乐自觉自己并不似顶尖的谋略家,所以对于未来很多时候走一步看一步,见机行事的。

但她可以确认的是她会逐步推动皇女、皇子们平等,乃至推动整个世上的男女平等。

既然要平等,那么皇子能封王成为一地之主,皇女自然也是可以的。

太平公主身为双皇唯一的女儿,辈分还高,若是请封的话自然要首推她来堵住悠悠众口,而后再逐步推进皇女们从出生时便跟皇子们一道封王,享有同样继承皇位的权力。

李云乐知道“皇女封王”应当不会是她对某个人的嘉奖,而只是必然。

所以面对太平公主感激的目光时,她还是稍稍有些心虚的,但此时否认似乎也有些奇怪。

于是李云乐便自我安慰道,本来就给了姑姑施展才华的机会,而姑姑早晚也会跟她联合,所以她现在何必要多此一举呢?

武皇将两人的眉眼交流看在眼里,稍一思索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叹了口气。

看来太平远不是李云乐这只小狐貍的对手啊,她这个“单纯”的女儿多半真要成为李云乐的拥趸了,这怎么比天幕里说得还快?

不过罢了,她虽一直觉得太平没有帝王之才,但比她的几个哥哥资质好上不少,如今她能李云乐手下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也是好事一桩。

不过皇女封王?李云乐倒是考虑得甚是全面。

她当时都让李旦、李显改了姓,怎么就忘了给太平封王呢?

还有她给武三思、武承嗣等人封了王,却没有给武家的姐妹封王,她也真是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到了如今宗法制的窠臼之中。

不过也没关系,如今这个主意是她的了。

天幕讲述完太平公主的小插曲后,再次回到“神龙政变”之上。

【拉拢完太平公主自然还是不够的,她仅仅是代表宗室,除此之外他们还需要宫内能汇报帝踪的眼线,于是他们想到了曾经曾为他们通风报信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虽以前是武皇的心腹,但因为她及时站队成功,李显念其有功,所以依旧将她留了下来,负责宫内文书工作,还将她升了职,从才人升到了昭仪。】

【咳咳,需要说明的是上官婉儿虽然头上挂着宫妃的名头,但实际上并不是宫妃哈。据现有的史料来看,她住在宫外,本质上相当于是李显和韦后的秘书助理。】

【之所以照成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那时候的女官制度还没有成型,于是帝王想要提拔女子为官,只能先打个擦边球,给她安个对应品级的妃嫔称号。】

【策反上官婉儿也不算难,毕竟上官婉儿虽历代帝王心腹,能够影响帝王决策,不少人认为她实际上担任着内廷宰相之职,然而她终究没有宰相的名头,当外廷官员不愿认她之时,她便也没多大的权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