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天幕剧透后武皇封我当太女 > 第27章 征收富人税的一百种方式

第27章 征收富人税的一百种方式(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7章征收富人税的一百种方式

这话一出, 不管是皇帝、朝臣还是百姓他们都震惊在当场。

他们的脸色或茫然,或黑沉,或不可置信……总之都是一副不是很开心的表情。

怎么可能没有皇帝呢?天幕这是在说笑吧!

世家朝臣心中则是多了又一层的担心, 皇帝都没了,那他们这些世家还在吗?不会也没了吧?

他们不关心皇帝谁去坐, 但关心他们家还在不在啊!

要是跟皇帝一起没了, 他们还有什么指望?

百姓们则是茫然居多,毕竟皇帝离他们太远了。

只是长久以来他们受到的规训便是皇帝是天子, 有天命在身,代上苍统御万民。

如果没有了皇帝,没有皇帝了谁来管理天下, 传达上苍旨意呢?

等等!一些百姓突然间记起,之前的天幕是不是说过天下没有什么神明, 那些道士、僧侣都是骗人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皇帝真的是如他们所宣称的那般是上天之子,天生就该管理万民吗?

想到这, 他们都不禁打了个寒颤,然后再不敢深思下去。

罢了, 这些都是几百年的事了,也跟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无关,只要知道安乐大帝让他们没有经历那些苦难便是了。

身为皇帝的武皇自然心情也不会愉悦到哪里去。

她以为李云乐的这番改革会让她的朝代存续的时间更长,可最后的结果竟然是皇帝都不存在了。

这究竟只是个偶然,还是李云乐的做的那些事中导致了必然呢?

一时间武皇陷入到了纠结、怀疑之中。

此时的李云乐心中则是既是欣慰又是忐忑。

欣慰的是她真的如之前所愿那般将历史的发展推进了一大步,忐忑的则是她害怕这个时代的人察觉到她所做的事虽能让国家变得强大,却也会彻底革了封建王朝的命!

大多数人都在政治课本中学习过那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系统学习过历史的李云乐更是深有体会。

上辈子封建制度被终结就发生在工业革命开始的欧洲,当然法国选择了送国王上断头台, 而英国王室极其识时务,选择成了吉祥物。

而也是看到欧洲统治者的下场,彼时的清政府才会选择继续闭关锁国,拒绝开民智。

毕竟英、法在海的那头不一定能打过来,要是真让百姓有了资本造反,他们的皇位是会真的没有了啊!要知道华夏百姓可比那些欧洲百姓有反抗精神多了。

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当政时,英国爆发了比华夏严重得多的“羊吃人”圈地事件,一大堆老百姓失去土地,流亡进城市。

结果百姓竟是没造反过,竟是老老实实卖身为奴,进厂打工,反倒被英国新生的小资产阶级抓住了机会发家,继而开启了工业革命,带领英国的舰队和商品殖民全世界。

直到资产阶级们壮大后,想要夺取权力,才开启了资产阶级革命,让英国开启君主立宪制。

虽然到了工业革命时代,伴随生产效率增加,大英的人均寿命反倒从三十多岁倒退到十七岁,童工比例也大幅度增加,甚至4、5岁小孩也得去通烟囱。

只能说大英人民还是太能忍了,同样的事放到华夏,李云乐觉得华夏的老百姓应该早起义几百次了,然后开启王朝新周期了。

当然这种情况也导致华夏的封建制度自成一套完整体系,甚至有人猜测如果不是大清被外力强行破开,说不准华夏还得来上几个朝代。

在此之前李云乐一直担心自己作为外力强行干涉华夏的发展进度,反倒会为华夏的未来带来不好的影响。

譬如曾有人说过圣明君王才是封建王朝的最大助力,让一群人相信圣明君王会来救世,反倒成了保皇派。

若全是昏君,反倒会亡得更快。

但好在从天幕来看,后世华夏是更好了,今后她也可以放心大胆的动作了。

当然前提是她还能继续动作。

想到这李云乐忐忑地望向武皇,然后便看见武皇皱着眉思考着什么。

一瞬间,李云乐心跳如擂鼓,武皇这般敏锐肯定是察觉到异常了!

要是武皇真想明白了,作为封建帝王的她又会怎么办呢?

李云乐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挣扎下,当即便道,“陛下,这都是三百年后的事了,我们又何必在意呢,还是继续听天幕讲解这完善之法吧。”

武皇被李云乐的话唤醒。

她极会洞察人心,若是之前还有所怀疑,如今听见李云乐的话反倒是确定了。

要是这三百年后再没有皇帝跟李云乐无关,她又何必急吼吼打断她的思考呢?

至于李云乐担忧的是什么她也能大致猜到,不由在心中摇头叹气。

这丫头真是太不信任她了,她虽然喜欢手中握有权力的滋味,却也并没想过武周要千秋万代。

正如李云乐自己所说,三百年后有没有皇帝,谁当皇帝跟她有什么关系呢?

更何况她觉得如果武周能成为最后一个王朝,那她皇位的含金量也是要上升许多的。

不过这丫头能看到的未来也太远了,不仅能看到几十年后人口将要爆炸,甚至能预料到几百年后的事,也不知道她那脑子是怎么长的。

这一刻武皇都有些怀疑之前天幕开玩笑所言是真的了。

不过,正如李云乐所说三百年后太远,目前他们也难以真正交心将话说开,还是先专注眼前吧。

于是她点点头,继续专注地望向了天幕。

……

【哈哈哈,刚才扯得有点远了。不过主要是想到安乐大帝的那些个政策影响实在是太过深远,本脑残粉没忍住啦。接下来我们还是回到原本的话题哈,具体介绍下安乐大帝的做法。】

【这样吧,我们先从内部讲起哈。毕竟不肃清内部,安乐大帝也不可能放心地去征伐四方。】

【安乐大帝知道天下不可避免总会有失地百姓,分得土地相对较少的百姓,和那些掌握更多土地的贵族们,而在大唐当时实行的租庸调的税制下,这些人所交的税却是一样的,因为朝廷是按照人头来收税,而这显然极其不合理。】

【她认为如果朝廷没办法让百姓拥有更多的田地,那么也不能加剧百姓的负担。】

【所以安乐大帝紧接着就给李显上奏了一封改革税制的奏章,提议将按人头收税改为按照财产收税,也就是你拥有的田地和资产多那就多交税,拥有的田地和资产少那就少交税,没有土地以及其他资产便不交税。】

【这一税法被安乐大帝称之为摊丁入亩。】

这话一出现场再“轰隆隆”地热闹了起来,因为不管是百姓还是贵族都知道这将对他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百姓们自是欢欣鼓舞,他们手中的土地本就不多,如果这一税法能实施,他们的负担将会大大降低!

而那些没有地的百姓也不用因为躲避收税,到处躲藏了!

而且那些个地主、达官显贵们手中握着那么多的土地是不是就意味着会比他们交税交得多得多?

这可真是大好事啊!

百姓们心中快意之时,朝臣们都快哭了。

这是让他们一次性大出血还不够,想要他们持续性大出血了!

他们是看明白了,李云乐就是看不惯他们这些家中稍有余钱的人。

明明也是个皇亲贵胄出声,哪怕被流放房州,俺武皇在物质上也没有薄待她啊,怎么就非要跟那些泥腿子们站在一起,还如此的仇富?!

武皇则是已经思考起这样做的好处与坏处来。

诚然,这自然可以减轻底层百姓的负担,失地百姓也不用四处逃亡成为流民或者去依附世家大族成为奴隶。

可这么一改,难道不会导致朝廷所收税赋大减吗?

不,不会,武皇很快便在心中否认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如果这两种税法在最公平、最理想的环境下收税,那么哪种方法能收更多的税的确不好说。

然而现实是世家贵族占领了大量土地,还有无数百姓因为失去土地交不起税后直接隐匿户口,后者的税不管是哪种税制都是收不上来的,可前者的税在按人头收税定然大大不如按田地收税。

武皇顿时眼神一亮,从实际操作上来看,李云乐这么一改不仅不会降低国库收入,还会增加国库收入。

她将原本百姓身上的负担转嫁到了世家贵族身上!真是妙啊!

只是世家贵族们也不是吃素的,万一他们反扑……

武皇还没担忧完,便想到了天幕上和现实里那些个世家贵族们被收拾的惨样。

罢了,谅他们也是不敢反对,只敢老实听话的。

想通了这些武皇也难以掩饰自己所想,十分欣赏的望向了李云乐,仿佛是在夸奖她

毕竟一旦当过家的人便知道钱财的重要性,朝廷能够良好运行的根本也是朝廷所收税赋大于支出,而前些年朝廷已经很有入不敷出的情况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