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将军(2 / 2)
殷夫人接过帕子压了压眼下:回来就好,云儿可有受伤?
不曾。
说话间皇帝的圣旨也到了,府中上下跪下接旨,听闻镇远将军时,殷夫人更是激动的再次红了眼睛。
前来宣旨的是皇帝身边的福玉公公,可见皇帝对穆云的重视。
将军府得了好大的脸,就连穆渊的神色也好看不少。
公公且进府用杯茶。
福玉公公笑着推脱拒绝了将军府递上的荷包:将军不必客气,陛下还等着奴才早些回禀呢。
穆渊见了也未做多留:那就辛苦公公了。
福玉笑着受下了:陛下的恩赏晚些就到。
见人都走了,紧接着一旁的几人也跟上前,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子一脸雀跃的朝人笑道:二哥你可算是回来了,我一早听说你今儿回府,早间高兴的都比以往多用了大半碗。
身后的妇人嗔了穆潇一眼,扯了下他:潇儿。
穆潇看了他亲娘,陈姨娘一眼,撇撇嘴没当回事。
惹的一旁的安姨娘噗嗤一声笑,臊的陈姨娘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穆云低头看了一眼:潇儿长高了。
穆潇一听可开心了,一脸骄傲的扬了扬小脑袋,接着目光一闪看到穆云身后,见到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穿着藏青色衣衫的少年面无表情的站在穆云身后:二哥他是谁?
潇儿不得无礼。穆璟道。
穆潇年龄还小,只以为不认得且对方又未身着甲胄,见了与之年龄相仿的就心直口快的问了。
穆潇听出穆璟语气里的不悦教训意味,在一旁缩了缩脖子偷看了前边父亲的背影一眼,没再吭声。
穆渊刚要开口就听到大儿子教训了幼子,便没再做声。
穆璟笑着上前拍了拍穆云,端的一副好兄长的架势:二弟此行辛苦,屋里饭菜都备好了,快快回屋说话。
一行人这才以穆渊为首,一同回了府内。
前行期间穆云在殷夫人嘘寒问暖的间隙敏锐的转头朝身后看了眼,眼神掠过李夫人,安姨娘,陈姨娘,张姨娘等一众女眷,最后落在了全程未说一句话的穆婷,只一瞬又转过头去。
待他扭过头后,穆婷再次盯着那个背影,眼神冷到恨不得下一刻就化作刀子将人刺穿。
惹的刚巧站在她一旁的穆瑶,吓得瑟缩着又悄悄往一旁她娘身边挤了挤。
张姨娘原本就不喜女儿惯常唯唯诺诺胆小的模样,现下见她竟有这么上不得台面的动作更是气的绞紧了手里的帕子,终究没忍住暗地狠掐了穆瑶的胳膊。
穆瑶擡头看了眼她娘,小姑娘死命咬着唇才没惊叫出声,不然又要少不得挨一顿骂,眼泪直打眼圈里转,垂着头闷闷的跟着众人进了膳厅。
一家人落了座,人也算是来的够齐全。
李夫人笑着给穆渊夹了块芸豆卷子,不经意的提起:原是璟儿家的也要来的,只是前儿太医才帮忙看过,说是还不让出门走动…
穆渊朗声道:她才刚生了孩子,叫人好生伺候着。
李夫人抿唇:是了。
陈姨娘笑着接道:对了,二少爷还没见到小侄子呢。
穆云出征后不久,穆璟才定下亲事,说起来别说是他那个才出生不久的侄儿,就是穆璟的妻子余氏他也没什么印象,只知道她娘家外祖是魏国公府上。
殷夫人冷冷的瞧了陈夫人一眼:云儿自是还未见过子臣,他受陛下旨意前往边关为国出征时,纵是璟儿亦未说亲事。
李夫人心里咯噔一下,面色不虞的瞪了眼陈姨娘,暗骂晦气东西当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偏生多嘴提这茬!
谁人不知当年为怕先帝驾崩,将军府又树大招风,暗里有多少盯着要抓人把柄。
可她不忍真的让穆璟守着那劳什子国孝好几年,这才着急忙慌的定了亲事,两家赶在先帝驾崩前着急忙慌的草草办了事。就是那徐氏产子,孙儿穆子臣出生将军府都不敢声张,更妄论大操大办。
即便不甘心,但与恩宠跟身家性命相比,孰轻孰重她岂会分辨不清。
穆云暗中冷笑,擡手拿过一旁的茶水朝着穆璟轻擡了下:恭喜大哥,回头我必让人备下贺礼,还望大哥莫要见外。
穆璟脸色也略有不堪,强撑着才忍住没拍桌子,咬着牙忍下对方话中有话的讥讽,牵强着皮笑肉不笑道:你我本就是兄弟,何来见外一说。
穆璟当年大婚的事紧赶慢赶的到底是赶在了老皇帝驾崩以前,他们又不敢大操大办,别人自然是诟病不得。唯独他嫡子出生的好巧不巧,这时间这事可大可小全凭圣上一念之间。
连带他也憋着一肚子气,若有似无的乜了眼陈姨娘,眼神阴翳的陈姨娘不自在的慌忙垂下头,上好的胭脂也没能盖住她难看的脸色,再不敢多嘴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