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符(1 / 2)
兵符
陛下以为何为大捷?她饶有兴味的自问自答:如果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最好,若能在将士降低伤亡的基础上,还能最大程度的签下对云国有利的停战约书,才是最光荣的不是吗?如果这些都不行,起码也能暂时休战两年,不再让我们如此被动,先养存兵力也是好的。
皇帝的眼神逐渐从期待的好奇转化成毫不遮掩的不耐不屑。
他不知自己刚刚为何还留有期待,觉得煜王与珈珞郡主就像是在寻自己开心般冷笑道:你倒是想的好,朕倒是要问问你如何做到你说的?
珈珞郡主像是早就想到皇帝的不信任,扬起下巴掷地有声的说了两个字:和亲。
和亲?皇帝皱眉重复。
没错,珈珞郡主说道:自古战败国为求自保折颈求和时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质子与和亲,与其等耶噶尔攻进皇宫莫不如我们主动求和。
可你又怎知乌旱契是否会同意。而且我们又能派谁?
小皇帝年纪不大,后宫还未有子嗣,前朝的公主也都已为人妇,倒是面前有个郡主十分合适。
可别说珈珞郡主不会愿意,单是煜王在前,皇帝也不能利用到珈珞郡主头上,除非是珈珞郡主自己提出。
见皇帝已然有所动摇,珈珞郡主眸色一沉,冷凝的看着殿门外,果然听到一阵脚步声,想来就是穆璟来了,她调整好后接着道:俗话说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陛下也许忘了,苏牧达尔当初带领使团进京时还慕名前去灵莺阁专门特地见了那天下第一名妓:霓.鸢。
皇帝听后一滞,晃了下神紧接着又心存顾忌:不可。
穆云人还在边关,且已然在出征前与自己求了恩旨,待这次得胜归来他就要下旨赐婚,如今却要他背着人将对方的心上人送去耶噶尔和亲,这事被暮云知道岂不是会出大事!且皇帝金口玉言,哪有出尔反尔的道理。
你不要妄想让朕会替你扫清障碍,好方便你嫁给云将军。皇帝似是看透,警告的看着珈珞郡主,言语间尽是不悦。
珈珞郡主险些翻一个白眼,嘴角抽动了一瞬,耐着性子解释:皇帝哥哥这是说的哪里的话,柔儿岂是那种会为了一己私心妄图利用陛下的人。她顶着皇帝质疑的视线,好性子的接着道:再者说本郡主想要什么人没有,那个穆云接二连三不顾咱们皇家颜面,几次三番让我与陛下难堪,且不论战事未卜,再打下去他倒是过了瘾,银钱从何来,粮草又从哪来,若一朝战败他死不足惜,可百姓皇城又当如何?如今为了前方战事,增加赋税一事上至朝堂下到黎民多有怨言。倒是无人说他无用,各个奔着陛下积怨,陛下的苦又有谁懂?柔儿不信他只要一个区区妓子,待日后有了军功和军权的大权在握,难道真还要让他功高盖主不成?
皇帝面色紧绷,将手中紧握的奏折沉重的放到一边陷入沉思。
珈珞郡主的话无疑是字字诛心,每一段都犹如喉间的一根刺取不出咽不下的日夜盘踞在他的命门。
珈珞郡主还未停,接着与皇帝道:徐大将军走之前早就将手中的兵权交接给穆云,如今徐大将军已死,等到他得胜归来正是军功正盛时,她那双好看的眸子紧盯着皇帝,句句提醒:陛下还如何让他交出兵权?
届时他穆云岂不是名正言顺的百官之首,陛下、皇帝哥哥,别忘了现在还未找到的百兽符,咱们绝不能让第二个孝清太后出现!
云国鼎盛时,文武百官人才辈出。上至文首武将,下至文人墨客正可谓四海之外也无国可及。
老祖宗为保百年基业,也为平衡各方势力,特将军权分治,分别由龙,虎,雀,玄武符划分四军各自为营,云国所有军队又都同时听命于百兽符。
现如今虎符在穆渊手中。
几年前穆云出征,先帝为保军心将雀符与他,如今徐大将军出征前又将随身的龙符带走至今下落不明。
如今皇帝手中的并非是百兽符而是玄武符…
无人知晓,百兽符在前朝皇子夺位时不翼而飞,会说不翼而飞是因为即便几军大乱,叛党横行之时,甚至是先帝下令处决各方势力拿下太子过后都不曾出现过。
其实也不算稀奇,无论是他还是先帝都莫名不曾见过那块百兽符。
曾祖长寿,先帝曾说据祖父所言每每与曾祖提及都只被推脱过去。
关于那块兵符,众人只知道它的样貌却不曾有人见到过它真正的样子。
据说是先祖辈称帝时天降祥瑞,待天师掐指一算过后,天师觐见新帝的第二日,皇帝就派人赶往了天师所言之地。
之后有人听闻,皇帝派去的人回来时不仅带回了祥瑞,还得来了一块宝玉。
皇帝后将其赐给了他最疼爱的小儿子翎王。
这之后又经历过百姓心里呼声最高的翎王帅军以清君侧自他皇兄手中夺回皇位,也特设出了龙,虎,雀,玄武四军。
而那块兵符之首的百兽符就是翎王登基后特令匠人用传闻中的那块宝玉雕刻而成。
可朕到底曾在出征前答应过穆云,如今若想出尔反尔恐怕边关出事。皇帝的确被珈珞郡主彻底说动了心,不过还是在为如何收场烦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