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 >病梅 > 第072章 各自心(三)

第072章 各自心(三)(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072章 各自心(三)

李知与清河同去东都的消息, 除了那日殿中的人,再无旁的朝臣知晓。

如今她二人在宫中,尚在收拾准备。

案上的茶烟袅袅,清河盯着忽而泛起愁来。

“三娘, 右相五年前的政令, 我并不了解, 这盐税之事, 阿耶虽说让我们暗中相助,但也总不能一知半解地去吧。”

李知停下手中的动作,偏过头,“政令之事, 涉及右相, 若到东都才去探查清楚,确实不妥。”

她抿唇,“如今有两个法子。”

“要么我去史馆寻一番,要么去坊间打探, 虽说是在长安城脚下, 但百姓对此定然也深有感悟。”

清河撑着下巴,“三娘忽而去寻, 又正逢此事, 史馆众人不会多想么?”

李知扯起唇角,“便说今日这事, 谁又能想到圣人会派我二人前去相助呢?”

“三娘说得在理。”

清河深以为然。

“既如此倒不如我去坊间,三娘去寻刘相公, 我正好也去公主府取些东西。”

两人说定, 便各作分离。

史馆此刻的人尚多,李知迈步入内时, 得闲的典书还同她微行礼扬笑。

刘欲坐于那儿,擡头瞧了她一眼。

今日这李三娘,又是来寻什么书?

“劳典书寻一寻大豫十一年间的堂帖。”

典书一愣,堂帖皆出自中书门下,自宰相手中发出。

他微瞥了眼坐于堂内的刘欲,而后轻道:“敢问李司籍是想瞧看大豫十一年间何时何人的堂帖。”

李知微凝眉,她来此倒是忘了问一句,右相的政令是何时下达的。

她正犯难,刘欲却已经搁下笔,行至身边。

“跟我过来。”刘欲掷下一句话。

李知一愣,朝典书微致歉意,而后忙跟上刘相公。

眼前已是出了史馆正堂,转而行到了堂院的一处小屋,这是刘相公在宫中暂作休憩之地。

“好好的,为何要瞧大豫十一年的堂帖?”

李知垂眸,不知如何作答。

刘欲已经转过身,坐在了案前,屋中并未烧炭火,他轻咳了声,示意李知坐下。

“老夫发现,三娘对大豫十一年之事,倒是尤为在意。”

“是……”或许是刘相公老者般亲密的称呼,让她陡然间想起了阿耶。

她松了一丝戒备。

其实这一点对刘相公的戒备本就是可有可无,刘欲于她而言,是找理不清线时的一盏灯,刘老一生研史,且从不参于朝堂间的争夺,她忽而觉得政令之事,倒不如直接问刘相公而来得方便。

“我今日本想是来找薛相公五年前所执下的政令。”

刘欲一双眼倏然落到她身,“盐税?”

李知轻点头。

便见案前的刘相公笑起来,叹了口气,“圣人倒是并不顾忌你和公主。”

他早听虚覆说了,每日未时一刻,公主同女师入武德殿。

“右相盐税一事,不知具体政令是何,我在长安只恍惚记得盐税一事上将贩卖全从官府手中,转到了商人手中。”

刘欲听此,却未答,偏又换了一句问,“你要查这事是为了什么,今日你若在史馆答——大豫十一五月,薛相堂帖,可知在朝堂之上众人如何看你?”

李知神情微动。

刘相公并不知道圣人早已选派她和公主去往东都,只是觉得她这般堂而皇之地查右相的盐税案,是圣人要她做给朝臣看的。

她扯起一抹苦笑,只低低答:“自从应下女学,到如今早已不在乎什么名声了,有些事我逃不掉,只能做。”

刘欲长长叹了口气。

“那你去问吧。”

李知却摇了摇头,望向刘欲,“我不去了,有些名声,我还能,为自己挣一挣。”

就如圣人所说,如何应对朝臣,是陛下此刻该操心的事,她也不必为自己惹上一身腥。

她起身,朝案前的刘欲一拜,“还请刘老,告诉我盐税一案具体的政令。”

刘欲手中掌茶的指一顿,转而搁在了一旁。

李知还知道,能在暗处问一问他。

“从前盐的产销皆握在官府手中,朝廷把盐价提高,从中获利以充国库,来缓解财政危机。”

屋中寒气透着缝渗入,李知将手藏于衣袖握住,轻道:“与民争利,如何长远,必引来民冤。”

刘欲叹气一声,认同她这话。

“那时的弊端已经显现,由于官府垄断产销,定价之权也握在手中,所以增派的官吏就越多,人人皆知,盐铁碰一碰,就是暴利,官府中的腐败贪污之事,愈加盛行,严重影响到了朝廷的财政入库量。”

“所以薛相公便改了政令?”

李知瞧着刘相离了案前,他掌着烛火,走到那雕鹤炉子前,一边点炭,一边言——

“正是,那时薛相同宋相在政令下达之上,分歧很多,盐税之事左相拿不出办法,但对薛相的法子却是一直在驳斥。”

他直起身,手中的烛火扑朔。

“后来胜负之道,你也知晓了。”

李知微怔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