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1 / 2)
四(1)
每当路过“顺建集团”的工地,张念海总会停下来多看两眼。这回也是一样。
这个工地是东方艺校的原址,现在扒了,要建十五中的新校址。十五中的新校址建好后,原址也会扒掉,建新发小学的新校址。最后新发小学的原校址也会扒掉,后续要建设什么还未可知。张念海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他小时候念的就是新发小学和十五中,宁宇峰、胡光伟、刘明、周全荣、李煤钢等一众电机厂子弟也都是。中考之后大家分道扬镳,学习好的上高中甚至最后去考大学,一般的上技校、警校,啥都考不上的年满十六岁直接就上班了。
一开始大家没什么不一样,技校毕业了也还是进工厂,大家都是工人,干的都是一样的活儿。
后来历史的大潮来了。
念过技校的是全民所有制,全都保住了饭碗。初中毕业就直接上班的叫“大集体”,他们的名字被一笔一笔地从名单上勾掉,成了下岗工人。
“工人要为国家想,我不下岗谁下岗……”
至此,人和人的命运就彻底不一样了。
这时候,张念海裤兜里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他掏出手机一看,是李智熙打来的。自从给他配了手机,李智熙动不动就要打给他。他总问她:“电话费不要钱啊?”李智熙不以为然,该打还是打。
“怎么还没到家?”李智熙在电话里问,“体检报告取了吧?”
“取了,”趁着这天休息,张念海去市院取了自己拖了两周都没去取的体检报告,“马上到家了。”
“哦,跟你说一声,家里来客人了,一个女的,说是找你。”李智熙说,“你快点儿啊,别让人家等急了。”
“好好好,马上了。”
挂了电话,张念海继续往家走。
十分钟后,他用钥匙开了家里的门。客厅里放着一张沙发,一个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的漂亮女人坐在沙发的一头,见张念海回来,立即起身相迎。
“坐,”张念海一眼就确认自己并不认识对方,但仍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节,“坐吧坐吧,别客气。”
女人重新坐下,张念海也找了张椅子坐下。这时候,李智熙洗了几个苹果端了上来,坐到了沙发的另一头。
“找我什么事?”张念海开口问道。
“我老公不见了,我找他好几天了,”女人有些激动地说,“派出所根本不给立案,也不帮忙找人。我没办法,只能来找你了。”
“派出所不管你找我……”张念海隐约觉得事情不太对,于是问道,“你老公叫啥?”
“周全荣,”女人说。
“周全荣?”
张念海心里咯噔一下。这个名字他始终记得,但的确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了。
“那你怎么想到找我?”
“我老公让的,他特意告诉我你家地址在哪儿,说他要是出事儿了就让我找你,”女人一脸无辜地说,“我也不知道具体因为什么。”
张念海想了想说:“你去哪个派出所报的案?我打电话帮你问问怎么回事?”
女人说:“珲阳市大西区青野派出所。”
这时候,李智熙说话了:“大妹子,你这不扯呢嘛。都跨市了,他没有执法权。”
“我知道,我知道……”女人急得落下泪来,“我这也是没办法了。我怕他出事。”
说完,她掩面小声啜泣起来。
李智熙跟张念海面面相觑。见张念海挥了挥手,她随即离开,到别的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