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1 / 2)
一家
纪念馆的规模比孟夏想象中的更宏大,地面上铺的是青灰色的石砖,皮靴底与之碰撞时发出的轻响在地下近千米处的空间内回荡,声声阵阵,似是为沉睡在这里的英灵奏响。
灯火昏黄中,长廊竟一眼望不到尽头,除了入口处伫立的一尊石碑上刻着苍劲有力的“慰灵碑”三个字以外,再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文字说明。
“这里纪念的是青玶自建校以来,也就是往前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所有为国防国安事业献出生命的老师、校友、学生,截至目前,共计2547人,”院长走在前面,领着孟夏穿行在幽静的长廊里,“当然,早年的信息统计没有那么完善,所以可能会存在部分信息缺失而未录入的。”
孟夏心里一紧,仿佛被人用力揪了一把又猛地放开,连呼吸都停滞了片刻。虽然院长没有再说什么,但孟夏就是知道,他的父亲孟影,是这2547分之一。曾经横梗在心口的刺,如今正要穿透重重阴云,暴露在眼前。孟夏莫名开始感到恐慌,一种夹杂着隐隐期盼的紧张感在脑海中激荡。
院长终于在一个岔口处停下,示意孟夏自己进去,同时又嘱咐道:“有些事……可能不那么容易在短时间内接受,做好心理准备,我在这里等你。”
孟夏点点头,脚步快过思维地进去了。
从这里开始,地面上就铺上了一层薄毯,人走在上面几乎没有声音。
两侧青灰色的墙面上贴满了许多照片,大多是穿着制服的年轻人,照片的边缘微微泛黄,应该是有些年头了。
每张照片下方都会有对应的姓名刻在石墙上,照片中的年轻人或是笑得见牙不见眼,或是找了个潇洒的角度装酷,又或是一本正经不茍言笑地看着镜头。
每张照片,都无声地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那些曾经青葱灿烂的生命。
他们是只能将姓名深埋地底的英雄。
孟夏的脚步突然顿住,目光凝在一张照片上,照片中的人和他的五官几乎一模一样,乍一看跟他在照镜子似的,都不用再确认,下方的刻字一定是“孟影”。
隔着经年的岁月沉重,他们父子二人目光交汇,父亲穿着的是旧版的制服,款式更简单些,但却更能衬得他金属制的肩章和胸章更加明亮耀眼。
孟夏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虽然早有预料,但猛地看到还是会让人难以回过神来。
直到走廊尽头一道清冷的女声响起:“孟夏,你过来。”
孟夏听到声音的时候觉得自己大概是疯了,愣神了很久才几乎同手同脚地走过去,然后在一片昏黄的灯光下看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
余小青穿着深青色制服、黑色制式皮靴,肩章上有一枚金属制的五角星,与卷檐帽正中的国徽熠熠闪着微光,帽檐下的那一双柳叶眼和落尾眉,没有了往日的温柔笑意,只有庄重冷肃。
孟夏的话在喉头几度哽住,险些咬到舌头才找准语音:“你……你怎么在这儿?”
余小青叹了口气,轻声问道:“意外吗?”
孟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余小青从没明确说起过自己是做什么工作的,平常看似闲散,实际上真忙起来也是“六亲不认”的,时常是给孟夏发个消息让他自己照顾好自己,然后就是连续数天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