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接旨(2 / 2)
这件事情之前总是因为相较之下不太重要而被不断往后靠,现在看到了营业的效果,再加上商号已经进入正轨,多招人是必须的,也不完全是因为丁冰的关系。
当然,尤宜嘉也的确担心会有隐患,总要事先做好准备,来面对将来的一切可能的不时之需。
这一切准备好后,尤宜嘉和赵千凝去了左相府。
赵千凝把自己听到的有关粮草的事情,一字不改地逐句复述给祁赫——只是隐去了翩然在这里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只用“一个人”替代。
祁赫闻言脸色铁青,怒道:“荒唐!”
随即他一顿,看向赵千凝的目光多了一丝审视,沉声问道:“你方才所言,可有一句作假?”
赵千凝掷地有声:“没有。”
她声音停滞一瞬,再开口时,有一些哑:“且不说此事关系国体命运,不容我弄虚作假,只说那在天堑关守着的人里,有我父亲……我万万不可能在这件事上妄言!”
“我知道了。”祁赫敛眉,作思索态。
尤宜嘉:“来时路上,我们想了一计。”
祁赫擡眸,“怎么?”
尤宜嘉:“让顾十安做粮草押运官。”
“是个办法,但也不稳妥。”祁赫说:“若他丧心病狂至极,只怕此计不成,还会动别的歪心思。”
尤宜嘉:“所以需要有人同他一起,做那个‘押送’他的人。”
祁赫一顿,“你,想让我去?”
尤宜嘉垂首,“没有比您更合适的人选了。”
“连丰被俘,您心急如焚,想要去往边关,理所当然。可您年岁上涨,不再如同以前那般身体硬朗,需要有人同行,这也正常。”
“还有最重要的,若是顾十安途中心生不轨,您可以直接将其斩杀,然后稳住大局让大家服众。”尤宜嘉说:“您,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祁赫沉默瞬间,问:“你这些话里面,当真没有私心?”
“若我说没有,不只您不信,我也是不会相信的。”尤宜嘉应对自如,诚恳道:“只是在家国大义面前,那点私心实属微不足道。边关战事吃紧,我只希望,这批粮草,能好好地被送到他们手上。”
“而且……”尤宜嘉擡眼,叹惋道:“虽然我和连丰不是姐弟,但他如今下落不明,我也担心,只盼他能平安回来。”
祁赫表情略有松动。
赵千凝道:“我亦如此。”
祁赫嘴唇张合,闭了闭眼睛,而后开口:“今日之事,切勿外扬。我会保证我和粮草一起到达天堑关。”
次日早朝,在粮草补给队伍就要出发的那天,左、右二相联手上奏,一番利弊分析,再有昭王和几位大臣力挺,昭仁帝临时更改了押运官的人选。
最终决定,由祁赫为主,顾十安为辅,带领一队人马,前往天堑关输送粮草。
顾十安自然不愿,但没有在大殿之上表明,而是在下朝之后,只身去见昭仁帝。
昭仁帝似乎早就料到他要来此,拿出一道拟好的圣旨交给他,又说:“昭王府世子现在还好好活着……听说,十日前的那场战役,他孤身一人俘虏了敌方大将。”
“顾十安,”他为难道:“若他活着回来,朕要怎么拒绝答应过他的封赏呢?”
顾十安心脏重重一沉。
他的确介意这件事,可现在他们所谋正值关键时期,顾十安不愿离京。
他心中自有一番轻重分明,便是安明无活着回来迎娶了赵千凝又如何?待他登上大位,处死安明无抢走赵千凝,实在是太容易的一件事。
只是那样一来,要他看着那两人成亲拜堂,实在是有些煎熬难忍。
但顾十安知道,自己能忍,只要在那之后,把安明无大卸八块、让他死得惨烈一些,他就能消去大半的气。
比起这些,他更在意的,是他现在抗旨的话,昭仁帝是否会对他心生不喜?
私巡一事刚结束不久,皇后现在又把昭仁帝作弄得焦头烂额……
顾十安犹豫不决,真的要在这个时候,去触昭仁帝的霉头吗?
正思索着,翩然来了。
自私巡回来以后,昭仁帝对她宠爱有加,纵容非常,允她一切行为。
她看上去很自如的样子,款步经过顾十安,走到昭仁帝面前,欠身行下一礼,接着就站到了昭仁帝身旁侍奉。
也正因此,她和顾十安面对着面。
顾十安接受到她传过来的讯号,垂首,恭敬道:“臣接旨!”
京城之事,有翩然在,倒也无需太过顾虑。
无论怎样,她一定会把持好情形,等到自己回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