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打不过就跑(2 / 2)
自从乐老大离家,乐家已经许久没传出打骂孩子的声音,今天孩子的哭声又传入了邻居的家中,不过这次可没有打,乐老二可没有乐老大那样狠心,他只是让两个孩子站在墙根,罚他们不许吃饭。
乐禄已经哭了几炷香,肚中的饥饿让他难受,小孩子一难受就哭,反观乐禧看起来听话些,她只是静静的站着,与乐禄形成两个极端。
坐在院内的乐老二听着乐禄的哭声,心又不自觉的软了下来,他靠近俩人问道:“知道错了吗?”
乐禄认错的倒是快,马上点头说知道错了,还说下次再也不敢,乐禧也说着差不多的话,见俩人的认错态度良好,乐老二也就挥挥手让他们去吃饭了。
第二天回到斋堂更糟,对于乐禄,赵童生没说什么,只是让他当天散学后留下半个时辰,可对乐禧,那可是他要专门培养的学子,乐禧逃学在赵童生眼里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一连好几天,乐禧都被罚只能站着听课,抄写也比往日多一次,放在乐禄眼里,赵童生变了个青面獠牙的恶鬼。
…………
蜡月的溪水上结着薄冰,小溪边总聚着浣衣的妇人,她们聊天的话题从收成转变成了过年前的准备。
几个调皮的孩童举着竹竿敲出窟窿,响声吓到了在洗衣的妇人们,她们大声呼喊着,想要让孩童们到别处玩耍。
乡间的土路也铺上了一层白,马车的车轮在土路上滚动,车上坐着的是县里的教谕文樘,还有几个镇上书院的教书先生。
“这乡野间的美景真是让人忘却寒冬啊!”
文樘平日都呆在县城的书斋里,能出城的机会很少,他又是个爱山水的人,每年都要到各个镇上游玩一番。
“文兄要是春天来,那景色保证让您眼前一亮。”
马先生与文樘是同窗,曾经都在县城的书院里求学,在青年时期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哎呀,可惜啊,我春天要忙着院试,要等后一年了。”
不等春天到来,县里就要为院试做准备,他这个教谕是最忙的,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他来制定。
这次带着文樘出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要到乡里的选拔到镇上读书的学子。
马车在岭前村的斋堂前停了下来,文樘早就听说了这个开在斋堂里的私塾,他还是第一次来,赵童生早就在斋堂前等候。
乡里的私塾不多,大多私塾里的教书先生只有一人,也有比较大的次数会请两个先生,乡里的教书先生与镇上的一般都认识,有的还会到镇上找他们询问教书经验。
“马兄,没想到你们这么早就来了,我的学子们还没到齐呢。”
总有几个爱睡懒觉的学子每天都会来迟,虽然赵童生对他们不抱任何希望,但也不想让他们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