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充满自信的福克斯影业(2 / 2)
众多高层心里很清楚。
从来没有什么不败的神话。
卡梅隆曾经厉害,用一部《泰坦尼克号》创造全球票房奇迹。
并不代表他现在也可以做到这点。
可看完将近3小时的《阿凡达》,大家忽然发现,自已好像错了。
卡梅隆还是那个卡梅隆。
能人所不能。
《阿凡达》的3D特效镜头,太过离谱!
而且视觉体验堪称震撼。
即便是在场众多高层都看过聚光灯影业那边的《瞬息全宇宙》。
依旧对卡梅隆的这部《阿凡达》感到震撼。
只是……
“詹姆斯导演,故事剧情上是不是有点拖沓了?”
放映厅内灯光亮起,一位高层提出自已的建议。
因为从《瞬息全宇宙》的情况来看。
《阿凡达》将近3小时的内容,很可能会让观众坐不住。
最关键的是,一部电影将近3小时,你让影院怎么排片?
排片数量必定会大大缩减!
要知道,对于制片公司来说,排片就是钱!
排片数量减少,意味着公司会少赚很多很多钱。
这位高层觉得,像是《瞬息全宇宙》那样,2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卡梅隆就坐在不远处,听到这话面无表情,道:“我认为这部电影会赚很多钱,当它成功时,你再改变主意就太晚了。”
此话一出,对方不再开口了。
但还有几位高层,将目光投向了汤姆·罗斯曼。
好像再讲,你快说话啊!
然而,汤姆·罗斯曼压根对《阿凡达》的内容时长没什么意见。
可想让卡梅隆重新剪辑的人,似乎还挺多。
汤姆·罗斯曼只能道:“这样吧,我们先用詹姆斯导演这个版本,举行几场封闭点映,看看观众的反馈如何。”
“可以。”卡梅隆率先同意。
他对自已这部电影很有信心。
或者说,他一直都这么有信心。
就这样,福克斯影业内部很快达成了初步共识。
究竟要不要缩减时间、重新剪辑。
看看点映反馈就行了。
……
另一边,《刺客信条》的拍摄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方元作为导演,格外认真。
甚至比拍摄《瞬息全宇宙》时还要认真。
因为《刺客信条》虽然是游戏改编,但整体剧情肯定不能完全按照游戏内容来进行。
但又要能保证对游戏核心世界观的精准还原,以及剧情的逻辑性与独立完整性。
让即使是没接触过游戏的普通观众,也能看懂故事脉络。
这种事情,非常考验编剧、导演的功底。
为何游戏改编电影,向来票房不好,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好在方元在重生前,就是《刺客信条》系列的资深玩家。
再加上多部电影执导经验的积累。
方元对叙事节奏的把控,不说臻至化境,那也绝对算得上炉火纯青。
特别是为了保证动作场面的“刺客味”,他专门请来了西方冷兵器专家以及众多动作执导。
电影中潜行刺杀的爽感,还有冷兵器对决的张力。
必须要既符合游戏玩家的期待,又具备电影镜头的视觉冲击力。
就像现在方元正在执导的这场戏。
片场搭建的中世纪城堡走廊里,光线被刻意调得昏暗,仅靠廊柱间漏进的月光勾勒出阴影轮廓。
方元紧紧盯着监视器。
镜头跟随着演员的背影,在盔甲陈列架与烛台间穿梭,当冷光匕首划破空气、精准抵住反派咽喉时,方元才松了口气。
他对着对讲机补充道:“再补一个匕首反光扫过反派瞳孔的特写,收刀时要慢半拍,让镜头能拍到刀身的血迹滴落……”
剧组成员反应很快。
这是多年来形成的默契。
这次拍摄《刺客信条》,方元挑选的都是聚光灯影业最好的那一批老手。
“再有一个多月就能杀青。”方元在心中算了算时间。
不过后期制作的话,估计会是拍摄的两倍。
但就算如此,明年也能顺利上映。
毕竟和《瞬息全宇宙》相比,《刺客信条》这部3D电影,所需要用到的特效镜头很少。
当然,《刺客信条》也并非没有自已的特色。
在环境的构造上,方元参考了《阿凡达》那种形式。
绝对能让观众梦回“文艺复兴”时期。
“说起来,《阿凡达》应该已经确定好了档期。”
“不出意外,就是暑期档了。”
方元想着前段时间,汤姆·罗斯曼给他打来的电话。
《阿凡达》进行了小范围的封闭点映。
观众反馈让福克斯影业内部无比兴奋。
他们这次打算让聚光灯影业知道厉害,打破方元的不败金身。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方元压根没打算在暑期档上映新片。
不仅仅是好莱坞这里,老家那边同样如此。
但和聚光灯影业不同的是,华星影视传媒将会提前上映一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