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试探(2 / 2)
说话间,几人已走到西厢房门口。
梁宏恩推开门,里面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此人正是张叔,比梁宏恩略长几岁,正低着头,用热水袋捂着膝盖,眉头紧锁,额角还渗着细汗——当天正是阴雨天,张叔的老寒腿又犯了。
陈莫走进屋,没有立刻问诊,而是先蹲下身,仔细观察张叔的膝盖(关节处略有肿胀,皮肤颜色偏暗),又伸手轻轻按压了膝盖内侧的阴陵泉穴、血海穴等几个穴位,询问道:“张叔,您这腿是不是每次阴雨天前一两天就开始疼,按压膝盖内侧这两处时,疼痛会格外加重?而且晚上睡觉时,腿会发麻,偶尔还会抽筋,尤其到后半夜,得起来揉半天才能缓解?”
张叔愣了一下,抬起头,眼里满是惊讶,连连点头:“是啊是啊!陈医生,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之前那些专家,要么让我拍片子,要么让我做理疗,从来没谁能说得这么细,就跟亲眼看见似的!”
梁宏恩和梁宝怡对视一眼,梁宝怡挑了下眉,眼底的挑剔淡了些——陈莫只是简单观察和按压,没借助任何仪器,就说出了张叔老寒腿的细节,这可比那些依赖设备的专家厉害多了,两人心里的怀疑不由得淡了几分。
陈莫站起身,对张叔说:“您这不是普通的老寒腿,而是早年受寒后,风寒湿邪侵入关节深层,加上常年劳累,导致经络堵塞,气血运行不畅,时间久了,还影响了下肢的血液循环,所以才会又疼又麻又抽筋。
我教您一个简单的穴位按摩方法,每天按揉阴陵泉、血海、足三里三个穴位,每个穴位按三分钟,每天三次,阴雨天的疼痛感会明显缓解。另外,我再开一副外用的中药方子,用艾叶、生姜、桂枝、花椒这些温通经络的药材,熬煮后用毛巾热敷膝盖,坚持一个月,就能看到明显效果。”
陈莫是神乎其技的医生,但他这个医生却是中西医结合的,并不是只会西医,老寒腿这方面从中医入手更为容易,所以陈莫便用中医给解决了。
说着,他从包里拿出纸笔,快速写下穴位位置,还标注了简单的找穴方法和中药配方,递给张叔:“按我说的做,下周这个时候,您的腿就不会这么疼了,要是方便,到时候我再帮您调整下方子。”
张叔接过方子,激动得手都在抖,连忙站起身道谢:“谢谢陈医生!谢谢陈医生!我这腿折磨了我十几年,终于有希望了!”
梁宏恩看着这一幕,之前的顾虑彻底消散,走上前,对陈莫拱手道:“陈医生,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刚才多有冒犯,还请您别见怪。现在,恳请您移步正房,为我爷爷诊治,家里人都在等着呢。”
“且慢。”梁宏恩话还没有说完,梁宝怡又一次站了出来,把自家老爸拦下。
虽然陈莫刚才成功地解决了张叔的问题,但是梁宝怡并不满意,她其实早就准备好了测试,从随身平板调出一份复杂的病例资料。
“这是我一位校友在海外医院遇到的疑难病例,多方会诊未能确诊,我想听听陈医生的高见。”
她将平板推向陈莫,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英文病历、影像图和实验室数据。
病例描述:一位45岁男性,突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入院,影像显示有轻微肺水肿和心包积液,但冠脉造影排除心梗,心肌酶谱仅轻度升高。伴有间歇性高热和诡异的皮疹。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异常增高,但分类异常。多种抗生素及常规支持治疗无效,病情持续恶化。
梁宝怡身后的一位家庭医生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这是非常棘手的病例,梅奥和克利夫兰的专家线上会诊,倾向于是某种罕见的血管炎或感染性疾病,但无法确定病原体或自身免疫靶点。”
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陈莫身上。
这不是梁老的病,却是一个极高难度的“考题”。
答不上来,或者答案平庸,那他这个“神医”的成色便值得怀疑,恐怕连见到梁老的机会都会渺茫。
如果说刚才是道中医的题目,那么现在则是一道西医的题目,考察了陈莫更全面的医学能力。
陈莫面无表情地接过平板,他的目光快速扫过那些复杂的影像和数据流,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仿佛不是在看,而是在扫描录入。大约一分钟后,他放下了平板。
“怎么样,陈医生?有什么想法吗?”梁宝怡追问,心里已预设了他会支吾其词或要求更多信息的反应。
陈莫抬起头,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作为神乎其技级别的医生,这种雕虫小技根本瞒不了他。
“你们的方向错了。这不是简单的血管炎或感染。”
他语出惊人,随即手指在平板上一划,精准地调出那张被众多专家标记为“非特异性改变”的心脏超声动态图,并将其中的一帧放大。
“看这里,二尖瓣瓣叶的细微颤动频率,与心脏整体搏动周期存在极其微小的、毫秒级的延迟和不协调。这不是心脏本身的问题。”
他又调出那份被归类为“污染可能”的异常血常规报告中的一个不起眼的参数——“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可见细微空泡”。
“还有这个,不是污染。结合患者有野生动物接触史,高热和皮疹的特性……答案很简单。”
这一点病历中未提及,是陈莫根据其他指标推断的,陈莫猜测,这一点应该也是梁宝怡考究自己的点。
陈莫看向梁宝怡,一字一句地说:“是旋毛虫病累及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
寄生虫幼虫随血循环侵入心肌和神经组织,引发剧烈的局部炎症反应和超敏反应,导致了这一系列看似矛盾的症状。
你们用的抗生素无效,常规抗寄生虫药物难以穿透血脑屏障和心肌屏障达到有效浓度,且需要非常精准的用药剂量和辅助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