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手术成功(1 / 2)
张主任的脸色也瞬间沉了下来,他看着陈莫,语气带着几分不悦:“陈医生,我知道你有能力,但手术不是儿戏。马增科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肿瘤与大血管粘连严重,根治术的风险太大,稍有不慎就会……”
“风险大,不代表做不到。”陈莫打断他,语气依旧平静,“难点不在肿瘤本身,而在于你们对血管动力学和组织粘连力学的理解不够。今天,我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在保护大血管的前提下,完整切除肿瘤。”
这番话更显狂妄,观摩室里的议论声更大了。李良辰坐在观摩室的角落,双手紧紧攥在一起,手心全是汗——他相信陈莫的医术,但面对如此凶险的手术,他还是忍不住紧张,生怕出现意外。
手术开始,陈莫站在主刀位置,示意护士递来手术刀。他没有像常规手术那样,选择从后外侧做一个长达15厘米的切口,而是在马增科的左侧肋膈窦处,轻轻划下一个不到3厘米的小切口——这个切口位置刁钻,不在任何一本外科教科书的推荐入路范围内,小到让人怀疑根本无法暴露术野。
“陈医生,这个切口太小了!视野根本不够,怎么操作?”张主任忍不住提醒,语气里带着担忧和质疑。他从事胸外科手术三十年,从未见过有人用这么小的切口做复杂的肿瘤切除术。
观摩室里也一片哗然,有人指着屏幕,语气不屑:“这么小的切口,连肿瘤的边都碰不到吧?”“我看他就是在故作高深,等会儿肯定要扩大切口。”
陈莫没有理会众人的质疑,接过内镜,小心翼翼地插入切口。屏幕上的画面瞬间清晰起来——内镜镜头仿佛长了眼睛,精准地避开了肋间神经和血管,直达肿瘤所在的位置。更令人震惊的是,陈莫通过内镜操控器械,不断调整角度,原本模糊的解剖结构,在他的操作下变得条理清晰,每一根血管、每一束神经都暴露得恰到好处。
观摩室里的议论声渐渐小了下去,众人都瞪大了眼睛,紧盯着屏幕——这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入路方式,竟然真的能清晰暴露术野!有人拿出手机,想要记录下这罕见的操作,却被旁边的主任制止:“别分心,仔细看,这种操作,一辈子可能就见这一次!”
最关键的剥离步骤到来了。陈莫拿起超声刀,对准肿瘤与胸主动脉粘连的部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观摩室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们都知道,这是最危险的一步,稍有不慎,就会划破主动脉,引发无法挽回的大出血。
张主任站在一旁,手心全是汗,双手微微颤抖,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他看着陈莫的手,那双手稳得像机械臂,没有丝毫晃动。只见陈莫握着超声刀,没有采用常规的钝性分离,而是以一种极高频率、极细微幅度的“震颤式”点触,轻轻触碰肿瘤与血管的粘连处。
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每一次点触,肿瘤组织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从血管壁上“自动”剥离下来,而血管壁完好无损,甚至没有出现一丝渗血!就像两片粘在一起的纸,被人用精准的力道轻轻分开,没有撕裂,没有破损。
“这……这不可能!”张主任在台上失声惊呼,声音里满是震撼。这种剥离手法,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它需要对组织的弹性、粘连强度有极致的理解,对超声刀的能量控制达到纳米级精度,这已经超越了常规外科手术的范畴,更像是一场“医学艺术”的表演。
观摩室里彻底陷入死寂,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之前那些质疑、不屑的人,此刻脸上只剩下震惊和难以置信;而那些原本带着期待的人,眼神里则充满了狂热的兴奋——他们正在见证一场足以改写外科手术教科书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