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考在后面(2 / 2)
郑关杰放下钢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盯着陈莫:“有人说你是神医,今天,我倒要看看,你能不能给我们一个答案。诊断是什么?依据何在?”
全场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陈莫身上,仿佛在等待一场“审判”。
陈莫缓缓合上面前的病例资料,指尖在封面上轻轻划过,沉默了约莫半分钟。
会议室里静得能听到窗外松针落地的声音,郑关杰的眉头微微皱起,吴勤政坐在一旁,眼神复杂——他既希望陈莫能破解难题,又隐隐有些不甘(自己曾被这个年轻人“碾压”)。
“我需要见病人本人,十分钟就够。”陈莫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资料还不够详细?”郑关杰有些意外,眉头皱得更紧,“患者身份特殊,不便频繁接触外人,我们之前的会诊,都是通过远程看片和病历讨论进行的。这些资料,已经涵盖了所有能做的检查,难道还不够?”
“不够。”陈莫摇了摇头,目光扫过屏幕上的影像资料,“仪器检测的是‘象’——是身体器官的形态、化学物质的浓度、基因的序列,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但我要看的是‘气’——是身体内部能量的流动、节律的平衡,是仪器无法捕捉的‘动态’。
这位老先生的问题,不在‘实体’,而在‘动态’,气机郁闭,非数据可全显。”
“气?气机郁闭?”一位研究西医病理一辈子的老专家忍不住嗤笑出声,语气里满是不屑,“陈同志,我们是科学的医学团队,不是搞玄学的。医学讲究证据,你说的这些‘气’,看不见摸不着,怎么作为诊断依据?”
其他专家也纷纷附和,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质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陈莫身上。
吴勤政沉吟片刻,想起自己书房里那封“死亡预警信”,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郑组长,要不……就安排一次短暂的床边视诊?陈医生之前的判断,确实有过人之处。”
郑关杰沉默了几秒,最终点了点头:“好,就给你十分钟。但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与患者交流无关话题。”
五分钟后,陈莫跟着护士走进患者病房。
病房宽敞明亮,布置得如同星级酒店套房,患者正半靠在床头,闭目养神,脸色苍白,呼吸略显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