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庙堂激辩文武道,王离怒斥越策疏(1 / 2)
画面中。
大殿内,瞬间就陷入了沉寂。
过了许久,昭武帝从御座上站了起来,然后一步步走下御阶。
没多事,就眼神复杂的看向了眼前的年轻人。
“好,好一个‘唯有华夏’!”
“朕能够得韩卿,乃朕之幸事也,正所谓以铜为镜,可证衣冠,以史为镜,可名得失。”
说着,昭武帝的就扶起了韩玦,语气郑重的说道:“韩卿,就是朕的镜子,能够帮助朕明天下得失也。”
“陛下……”
听到了昭武帝的话语,韩玦不由得大为感动。
有这样的皇帝,天下又怎么可能不安宁呢。
“封禅之事,暂且搁置,待到天下仓廪皆实,万民安乐无忧之时。”
“朕,有机会再与诸卿,登极泰山之巅。”
天幕画面,在昭武帝对于韩玦的赞赏当中淡去。
现实,章台殿。
嬴政的表情,也在此刻露出了动容。
尤其是那句‘以铜为镜,可证衣冠;以史为鉴,以明得失’,他回忆着自己阅读过的古籍。
好像都没有哪句话有写,以至于嬴政看着赢辰的表情,也变得有些微妙了。
!!!
赢辰心中有些发憷,自己好像也没有干什么啊,这老头子怎么又盯着自己不放了。
“以铜为镜,可证衣冠,以史为鉴,以明得失……”
扶苏的表情恍惚,好似有所领悟一般,心中震撼莫名。
不管是史书还是圣贤典籍,扶苏自认为读的都比赢辰要多的。
但,却没有做到如同赢辰那般优异的成绩。
这让他心中惊骇莫名,难不成是因为自己,没有学会‘明得失’三个字吗?
就在他惆怅之余,天幕画面再次显现。
“大秦的‘人心之合’,不仅仅在于‘文治’,其中还包括了‘武力’。”
天幕上,女主播的话语响起,让所有人的注意力在此刻汇聚。
“尽管,‘以民为本,华夏为公’的天命观,成为了帝国最高的准则。”
“然,一个关键的问题,就随之而来,大秦自孝公以来形成的‘军功爵’体系,在新的时代如何延续下去。”
大秦的‘文官’和‘武将’两大集团,相互依托的同时,也产生了对立。
昭武十二年,大朝会上。
相比起过往的朝堂,如今的朝堂变化不少,借助‘大考’晋升的士子,形成了庞大的‘文官’集团。
他们看不惯‘武将’,视‘武将’为莽夫,认为大秦之前‘二世之乱’差点亡国,就是因为过于重视军事。
所以对于军权,有些人提出了限制。
当然,武将集团不可能坐以待毙,应对着‘文官’使绊子,也很快展开了反击。
朝堂上,取代蒙武作为太尉的,则是通武侯王离。
他的身旁,还有不少立下赫赫战功的军功侯,还有将军,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身经百战的煞气。
“陛下,”王离手持着象牙笏板,对着御座上的昭武帝行了个标准的大礼,郑重的道,“如今,四海安定,百业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