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二世乱政留余孽,南越王国立藩篱(2 / 2)
这便是‘二世之乱’后,混乱的大秦天下。
“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始皇帝骤然驾崩后,二世胡亥和赵高倒行逆施引发天下大乱。”
“当时,帝国对于南方百越的征伐也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了冲击。”
“当时,由屠睢、任嚣率领,历经血战才得以占领的岭南之地,其中和中原联系的命脉——灵渠通道,因战乱和叛军的阻隔,被彻底切断。”
画面中,象征着秦军控制区的黑色,在岭南地区变得支离破碎,与中原的联系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在此危难之际,先是据守关隘,诛杀秦朝安置的官吏,换上了自己的亲信。”
“随后,他借助岭南复杂的地形和与当地越人部族首领的联姻联盟,一步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在天下纷争,大秦无暇南顾的时候,成为了事实上割据一方的‘南越王’,而他自号为‘南越武王’。”
一时间,嬴政似乎明白了什么情况。
那就是有一支大秦的军队,借此机会自立了。
而画面上,很快就出现了赵佗的形象。
只见天幕画面当中,他站在番禺城头,身后是混杂了秦军制式铠甲与越人服饰的军队,旗帜虽仍带有玄鸟痕迹,却已显异色。
“好大的胆子!”
祖龙的愤怒喷薄而出,恨不得将天幕之人大卸八块。
敢于‘自立’的赵佗,在嬴政的眼中就是大秦的叛贼,不亚于六国叛逆的匪寇。
“直到昭武帝历经血战,重新一统天下,兵锋再次指向南方时。
赵佗才审时度势,去王号,表面上重新臣服于大秦,接受了‘南海郡守’的任命。”
女主播的声音响起,语气也带着几分的锋芒。
“面对着赵佗,彼时的昭武大秦面临的是内部休养生息的巨大压力。
朝廷主流意见是安抚、是发展,不愿再启大规模战端。
赵佗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他表面上遵从朝廷‘以越治越、广施仁政’的怀柔政策,实则以此为护身符,消极应对朝廷的军事指令,暗中继续经营其独立王国。”
如果南越能够一直安稳下去还好,但是安稳不下去,那么迟早就会成为大秦的定时炸弹。
“赵佗阻止大秦的驻军深入越地,他截留财税,瓦解朝廷派遣的行政体系。
所有这一切,都打着‘避免激起越人反抗,维护朝廷仁政名声’的旗号。
而这套说辞,恰恰与朝中许多不明前线实情、只求安稳的文官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现实,咸阳宫内。
“简直愚蠢,养虎为患。”
嬴政怒了,简直不敢相信,昭武帝治下的官僚难道不清楚南越对于大秦的威胁吗?
如果说一开始‘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嬴政能够理解。
但都昭武十二年了,大秦理应恢复了国力。
昭武帝为何没有派兵去攻打南越呢?
如果是嬴政的话,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分裂他一手缔造的大一统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