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格物经纬(2 / 2)
阳光透过琉璃窗,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清晰的光影刻度。程岩将完成的教材置于案台中央,只见:
纸页在光线下呈现玉石的温润质感图文线条如刀刻般清晰锐利互动机关部件微微颤动,仿佛有生命一般墨香与矿物气息交融,形成独特的书香
这不是简单的教材,而是凝聚着古今智慧的结晶。
卯时初刻,东方泛起鱼肚白,格物院东厢的棱格窗将晨光分割成几何状的光斑。程岩推开特制的“消音窗“,窗棂上七十二个铜制滑轮同时转动,却只发出细不可闻的沙沙声。晨风挟着丹桂香气涌入,吹散了室内的松烟气息,案台上的“千年版“纸张微微卷边,露出底层镶嵌的竹纤维脉络。
程岩从青玉笔洗中取出“三才笔“,水珠顺着紫竹笔杆滚落,在晨光中如同流动的水晶。他手腕轻抖,笔尖残留的水分在青石砚台上溅出七点梅花状的痕迹。特制的“响石“砚台立即发出不同音高的清响——这是程岩设计的湿度检测法,七声共鸣表示墨汁浓度达到最佳状态。
“侯爷,桔槔模型取来了。“
王守拙捧着个精致的铜匣走进,匣盖开启时发出机关咬合的咔嗒声。匣内红绸衬底上,摆放着按《考工记》复原的微型桔槔,每处构件都可根据需要拆卸重组。少年手指轻触支点处的青铜轴,模型立即做出等比例缩放变换,从汲水用的三尺小桔槔变为丈余长的军用抛石机。
程岩的笔尖落在纸面中央,铁笔刻下的第一条线却不是水平直线,而是带着微妙弧度的曲线。这是模拟真实杠杆受力后的形变状态,弧度精确到能承受三百斤重物而不折断。随着他的运笔,纸底预埋的磁粉逐渐显现,在杠杆图示旁形成红色的应力分布云图。
“力臂与重臂之比,当如勾股。“
他低声吟诵着,笔尖切换为中粒金刚石,在杠杆支点处刻下细密的刻度。这些刻度并非简单的等分,而是按照《九章算术》中的“衰分术“进行比例划分,每个标记旁都用针尖大的小字注明对应重量。
图纸左侧空白处,程岩开始布置互动机关。他取出一片薄如蝉翼的竹膜——这是用终南山特有的“透骨竹“经过九蒸九晒制成,浸泡过特制的磁粉胶液。竹膜覆在图纸上时,立即与底层的磁力线产生反应,形成可活动的杠杆演示模型。
“这里加个力点标记。“
二丫的声音突然响起。少女纤细的手指捏着一粒萤石,这是从蓝田矿山精选的示力石,会根据压力大小改变颜色。程岩将石子嵌入竹膜末端,当学生用手指按压时,石子会从淡绿渐变为深红,直观显示用力程度。
图纸右上方,程岩开始绘制抛石机详图。与寻常教材不同,他的图示包含三层信息:
表层是标准的正投影轮廓中层用虚线展示内部构造底层磁粉形成动态力线
更精妙的是,当手指轻触图示的配重箱时,隐藏在纸背的机关会使相应部位的磁粉凸起,形成立体剖面效果。王守拙立即搬来等比例模型进行验证,抛石机的每处构件都能在图纸上找到对应标注。
转向图纸左下方,程岩的笔法忽然变得柔和。这里绘制的是农家汲水用的桔槔,笔触间多了几分生活气息:杠杆上刻意画出磨损痕迹,支点处标注着日常维护要点,连水桶的藤箍都细致呈现。阿罗憾适时递上一组可更换的零件图——这些竹膜制成的附件能展示不同季节的调整方法。
“加个警示标记。“
程岩突然在力臂某处刻下个赤色三角。这是用朱砂混合铁粉调制的特殊墨汁,当杠杆超过安全角度时,这个标记会因磁力变化而凸起,提醒操作危险。二丫立即在对应位置装上报警机关——一片薄铜片,超载时会发出蝉鸣般的警示音。
图纸的空白处,程岩开始撰写说明文字。他的“格物体“字迹横平竖直,却在转折处暗藏玄机:“力“字的撇捺夹角正好是省力杠杆的最佳角度,“臂“字的最后一竖长度与力臂计算公式相关。更奇妙的是,当阳光从特定角度照射时,这些文字的阴影会组成辅助理解的示意图。
“此处引《墨经》原文。“
李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亲王手持银丝小楷笔,在图纸边缘写下:“力,形之所以奋也。“这些蝇头小楷每个都融入微量的荧光矿粉,在暗处会自行发光。程岩则在旁用铁笔刻下现代解释,两种文字相映成趣。
巳时正刻,图纸完成。程岩取出“格物镜“仔细检查,水晶镜片将图像放大四十倍后,每条墨线边缘都光滑如镜。王守拙启动验证模型,所有运动部件都与图纸标注完全吻合。当二丫将图纸倾斜到特定角度时,隐藏的立体效果突然呈现,整个杠杆系统仿佛跃然纸上。
阳光透过琉璃窗,在图纸上投下清晰的光影刻度。程岩满意地看着成品:既有古法的严谨,又有新学的直观;既含军事的精准,又带民生的温度。这不是简单的图示,而是打开力学之门的钥匙,静候着无数学子前来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