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欢迎来到蓝田侯府(2 / 2)
“很简单。”程宁的目光扫过整个侯府,“衣、食、住、行、人,五个方面。”
“衣,我要知道,府中上下,从管家到杂役,每个等级的仆人,一年四季的衣物布料、数量、花费是多少。”
“食,我要知道,厨房每日采购的米、面、肉、菜,种类、数量、单价、总价是多少。主子和下人,伙食标准有何不同,耗费又是多少。”
“住,就是我们所在的这座府邸。占地多少,有多少房间,每一处的建筑材料、工期、造价。以及,日常维护,修缮,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行,侯府有多少辆马车,多少匹马。每匹马的草料、豆料,每日耗费几何。马夫、车夫的月钱又是多少。”
“最后,人。这座侯府,从管家到护卫,从侍女到花匠,一共有多少人。每个人的月钱是多少,总支出是多少。”
程宁每说一项,学生们的呼吸就急促一分。
这哪里是功课?
这分明,就是要把这座蓝田侯府,从里到外,翻个底朝天!
这跟抄家,有什么区别?!
不,比抄家还要彻底!抄家只是清点财物,而他们,要核算成本,分析结构,评估效率!
“都听明白了吗?”程宁问道。
“明白了!”五十名学生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充满了干劲。
刚才还让他们感到有些压抑和不适的奢华府邸,此刻在他们眼中,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了挑战的课题。
第二天一早。
蓝田侯府的老管家刘伯,就发现府里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
厨房里,几个青衣学子正围着王大厨,拿着纸笔,问得格外详细。
“王师傅,今天采买的这条鱼,是东市的还是西市的?多重?每斤多少钱?”
“这桶油,是什么油?能用几天?”
“后厨一共几位师傅,几位帮工?月钱几何?”
王大厨被问得一头大汗,他做了半辈子饭,还是第一次碰到有人对他的账本这么感兴趣。
马厩里。
张大牛正带着几个同学,拿着尺子,在丈量马厩的尺寸,甚至还画起了结构图。
“这马厩的通风设计不合理,夏天容易滋生蚊蝇,马匹易生病。”
“草料堆放的位置太潮湿,损耗率至少高了一成。”
杜小七则直接找到了刘伯。
“刘管家,我想查阅一下府上最近三个月的采买总账,以及仆役名册和月钱发放记录。”杜小七开门见山,语气客气,但内容却不容置疑。
刘伯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但说话条理清晰,一针见血的少年,心里直犯嘀咕。
侯爷只说让他们好生招待这些学子,可没说要把侯府的老底都交给他们看啊!
“这个……杜小同学,府中的账目,事关重大,恐怕……”刘伯想找个理由推脱。
杜小七不等他说完,就从怀里拿出了一份昨晚连夜写好的东西,递了过去。
“刘管家,这是我们根据昨晚的观察,对侯府安防做的一个初步评估。”
刘伯疑惑地接过。
纸上写着:
“一、府中护卫共计三十六人,分三班巡逻。但东侧花园与外墙连接处,有一处视觉死角,巡逻间隔时间长达一刻钟,极易被外人潜入。”
“二、粮仓位置距离厨房过远,运送途中存在损耗和被盗的风险。且粮仓为木质结构,周围缺乏消防水源,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
“三、听竹院门口的两个护卫,昨夜换班时,交接时间比规定晚了三十息。看似无碍,但若有心人计算,足以完成一次刺杀。”
……
刘伯越看,额头的冷汗就越多。
这些学子,才来了一晚上!他们是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的?连护卫换班慢了几十息都知道!这……这简直比百骑司的探子还可怕!
“刘管家,”杜小七平静地说道,“我们只是想通过对侯府的分析,学习如何管理一个庞大的组织。我们算出来的所有东西,最终都会汇总成一份报告,交给侯爷。或许,对侯府的管理,也能有所裨益。”
刘伯擦了擦汗,再也不敢有任何轻视之心。
他现在终于明白,这群人,不是来赶考的穷学生。
他们是一群会走路的算盘!是一群能从一滴水里算出一条河的怪物!
“好……好!我这就去给各位取账本!”刘伯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恭敬地说道。
整个蓝田侯府,就这样在五十名学生的“审计”下,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他们两人一组,分头行动。
有的去了布料库房,核对锦缎绸罗。
有的去了库房,清点瓷器古玩。
有的甚至在花园里,研究土壤成分,评估花木的存活率。
整个侯府的下人们,都看傻了。
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客人”。不住在房间里吟诗作对,反而整天拿着个小本子到处乱窜,看见什么都要问,看见什么都要算。
这股奇异的风潮,很快就传到了永兴坊的其他府邸。
“听说了吗?蓝田侯府里住进了一群怪人!”
“就是程氏学府那帮人!听说他们不住客房,天天帮侯府查账呢!”
“查账?哈哈,他们以为自己是谁?户部的官员吗?”
一座华丽的府邸内,几个世家子弟聚在一起,听到这个消息,都露出了嘲讽的笑容。
其中一个,正是太原王氏的子弟,王凌。
“一群哗众取宠的小丑。他们以为把侯府的账算清楚了,就能治国了?治国靠的是礼义廉耻,是圣人教化!不是这些奇技淫巧!”王凌冷哼一声。
“王兄说的是!孔祭酒已经同意了,会试之前,要和他们公开辩经!到时候,我倒要看看,他们这些账本,能不能辩得过圣贤文章!”
“没错!就让他们在蓝田侯府里,当几天账房先生吧!等到了辩经场上,有他们哭的时候!”
王凌端起酒杯,嘴角勾起一抹胜券在握的弧度。
他已经想好了,要在辩经那天,好好地羞辱一下那个叫杜小七的乡下小子。
而此刻,杜小七正对着一堆账本,眉头紧锁。
他刚刚发现了一个问题。
蓝田侯府每个月的木炭采买量,比正常用量,高出了整整三成。
这多出来的三成木炭,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