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进步的代价,与第一份祭品(1 / 2)
奉天殿的惊雷过后,应天府迎来了一个死寂的黎明。
布告栏前,人头攒动。那份由皇帝亲自颁布,彻底颠覆了千年传统的圣旨,如同烙铁,灼烧着每一个识字之人的眼睛。
“万般皆下品,唯有格物高……”一个老秀才颤抖着手指,反复念叨着这句话,浑浊的眼中充满了迷茫与恐惧。
读书人寒窗苦读所追求的一切,仿佛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笑话。
议论声,咒骂声,叹息声,在应天府的街头巷尾弥漫。然而,在绝对的皇权与那句“满门抄斩”的血腥警告下,无人敢于公然挑衅。
压抑的怒火,在地底奔流。
午时,皇城正门。
一声悲怆的嘶吼划破了寂静。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废,圣贤之道不可辱啊!”
百官骇然望去。只见当朝大儒,年逾古稀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刘健,身着全套朝服,须发皆白,一步一叩首,正从远处而来。他的身后,跟着十几个同样身穿儒服的年轻门生,他们抬着一口薄皮棺材。
守门的禁军大惊失色,立刻上前阻拦。
“滚开!”刘健一把推开士兵,老迈的身躯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双目赤红,状若疯魔,死死盯着皇城的方向,嘶吼道:“昏君!妖臣!尔等毁我文脉,断我传承,老夫今日,便以这腔血,为圣贤鸣不平!为天下读书人,守住这最后一点骨气!”
言罢,他猛然转身,用尽全身力气,一头撞向宫门前那坚硬的石狮!
“老师!!”
“刘公!!”
惊呼声中,血光飞溅。
这位一生都以圣贤门徒自居的老人,用最惨烈,也最传统的方式,完成了他最后的死谏。
他的身体软软滑落,鲜血染红了身下的青石板,也染红了他身旁那口棺材上,用鲜血写就的四个大字——“清君侧,诛妖臣!”。
消息如风暴般传遍京城,也传到了朱元璋的耳中。
文华殿内,朱标脸色惨白如纸,身体微微发抖。
“父皇,刘学士他……他以死明志,朝野震动,若不稍加安抚,恐生大乱啊!”
朱元璋坐在御案后,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桌面。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
“拖下去。”
“什么?”朱标一愣。
“咱说,把那老东西的尸体,和那口破棺材,都给咱拖走!血迹,给咱用冷水冲干净,一点都不要留!”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暴戾与冰冷,“传旨,刘健教子无方,门生惑乱,着锦衣卫将其阖家门生,尽数下狱!查!”
“父皇!”朱标惊骇欲绝,“刘公已经……您怎能……”
“他这是在逼咱!”朱元璋猛地站起,一脚踹翻了身前的火盆,火星四溅,“他以为他死了,咱就会怕了?就会收回成命?他以为他死了,就能当英雄,让咱当千古骂名的昏君?”
“做梦!”
朱元璋走到朱标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衣领,双眼赤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