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北齐:家父文宣帝 > 第574章 梵呗

第574章 梵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曹睿以陈郡四县封曹植为陈王,而陈霸先这个陈王也不是以姓氏取的,是其攀附颍川陈氏的结果。

如今陈郡在齐国手里,齐国也无陈王,若以曹植后代为陈国公,不仅能使得齐国更贴近于“魏晋”二朝,同时还能给南方的陈国造成些许压力,毕竟作为“二王后”的陈留国已经被取消了。

也就是说,作为南朝法统的曹魏王室后裔已不存,南朝如今是断了统序的,高殷若以曹永洛为陈留公或陈公,加上陈昌这个正儿八经的陈霸先嫡长太子,确实能给陈国带来不小的压力,齐国再加以兵威恫吓,甚至能吸引一小撮陈国文武倒戈北国。

高浟的话引发了高氏重臣们更多地思考,都觉得不错,但正是这引发,让高浟自己倍加自责。

他不太希望在家宴的场合仍大谈国政,一来那是他们这些重臣的事务,二来现在是家宴,姐妹们都在,若她们顺理成章地谈论起来,就变成公主干政了。

有娄氏前鉴,很难说至尊不会乱想,因此对自己把话题越引越严肃,高浟颇为愧疚。

有了高浟打样,其他人纷纷上言,支持曹永洛的请求:“王叔言虽正,然事可缓之,毕竟‘孝子必是忠臣’,曹氏其情可悯,不若使少府出面,拨付少许钱款,遣一两名博士督官领曹永洛依制略加修葺,既不逾矩,亦可昭示至尊敬孝之心,天下文人闻之,必感佩圣德。”

“是也!何须如此拘泥!曹子建乃是文中雄才,七步成诗、感赋洛神、始创梵呗,无不令人敬佩,我读至尊所作之三国,常为不能与此英杰同生一世而落泪,今其后兴复灵庙以表孝情,怎可阻碍!”

马屁接连不断,高殷有了免疫力,而那些不知道曹植或其细事故的便各自问起,一时间大宴平添了诸多低语,配合着靡靡的乐音,俨然成就一幅皇家议政的光景。

高殷也未阻拦,任它发酵片刻,只是唤来丁普,在他耳边细语了几句,丁普连连点头,而后退出殿外。

诸宗亲不明就里,只听殿中的音乐忽的一变,其音清婉遒亮,远俗流响,似是山涧滴滴溪鸣,又宛如佛音娓娓诵经。

在场诸高对此熟悉的可不算少,高玉就惊呼着:“这是梵呗?!”

高殷笑起来:“大姑母说的不错,就是梵呗。”

能穿越千百年时空、流传到后世的东西不多,音乐便是其中一种。相传曹植游鱼山时,闻空中传来天乐梵呗之声,美妙绝伦,意境深远,曹植感悟至深,撰文制音,即“陈思王感渔山梵声制呗记”。

世人多知曹植参与世子之争、落败后为兄所逼七步成诗以及写《感鄄赋》,但却不知他和佛教也有着莫大的因缘,而这又和南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彼时宋室衰微,萧道成即将篡位,虽然这个时代臣子欺君乃至僭越已屡见不鲜,但萧氏仍有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如何解释自己接受禅让而登基称帝的合法性。

北方那群胡人暂且不算,自汉朝起,刘邦斩蛇起义、刘秀昆阳破新、曹操平定河北、司马平淮三叛,刘裕那更是灭五国杀六帝,光复洛阳、长安两都,每个建立帝国的君主都立下了不世之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