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隐怨(2 / 2)
谁知道高氏王运未衰,天保横空出世,控制住了局面,还硬是完成了大魏向大齐的转舵,让老一辈晋阳勋贵的谋划功亏一篑,还是做了高氏的臣子。
勋贵不甘心,利用高氏内部宗王和娄后的野心,出于共同的利益,双方站在一起,意图掀翻天保一系。
但就是这计划也失败了,常山王身死、娄后被软禁,邺中的皇权集中了起来,反过来对晋阳展开攻势,只能说高氏真是命定之主耶?
这让勋贵们愈发惶恐不安,至少韩晋明心中也有这种忌惮:如今的至尊,对文襄旧事到底知道多少?
至尊能将文襄庶子控制得死死的,若是全靠人格魅力,岂不是下一个高王?连天保都做不到这个地步。
若是以文襄之事来团结起他们,那么……从至尊到兰陵王、安德王,他们每个勋贵都和高氏有血海深仇!
即便至尊因为这份仇恨而受益,也不妨碍他打着这个旗号,对晋阳勋贵反攻倒算,彻底消灭!毕竟他们已经展现出桀骜的姿态了,比起战力,已经稳固的齐祚皇权,需要更听话的忠臣,战力还可以慢慢培养,何况……以如今至尊掌握的财富和权力,足以收买中下层的军官,将他们取而代之!
虽然这样会大幅度削弱晋阳的实力,也就是衰减整个齐国的军力,在将来的对周战争中损失优势,但这一番行动……胜在稳定!可控!毕竟对每个皇帝来说,忠犬恶犬,从来都忠在恶先!
高王对他们妥协,是因为他年事已高,第一次攻伐关西时,他已经四十岁了,与关西交战十年,最后更是压上一切、希望攻破玉璧奠定北统格局,所以打玉璧打得急切了些,但还是没能竖立起无上的军威,战败后不得不继续仰仗他们防御关西。
可现在的至尊起点高得太多了,还有天保打的底,根本不需要这么急切!乾明只需要等,以他的年纪,足以熬死诸多晋阳高层,现在等不起的,反而是晋阳的老资历了!
哪怕乾明只是等到三十岁,也是十四年之后,人生又有几个十四年?十四年过去,晋阳老将们还有几个活着,活着又有几个能继续和乾明玩心计的?而乾明已经做了大家十四年的主上,还是实权的皇帝,无论是威望还是新的班底,早够他组建好几茬了!
所以韩晋明也在等。和这样的至尊正面抗衡是不明智的,他可不觉得自己比贺拔太保、咸阳王厉害多少,连他们都折在了乾明手里,自己上了也是白送。
但也不能盲目的跟风迎逢,要看准时机、一针见血的舔,才能让乾明觉得自己很重要。
而乾明对晋阳的态度,也就至关重要了,是要以一个低廉的价格收揽晋阳臣子,还是为了根绝隐患,找机会把他们一网打尽,这个方略的不同,决定了韩晋明自己是做雍齿项佗,还是做郝普糜芳。
这些话不便对云乐细说,也不好说出口,让他们去探路便是,说出来了只会显得自己心机过重,还有投友探路的意思。
云乐,或者说叱列长叉的打算,他要说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又不是白痴,谁是最受不了天保一系的,在这一亩三分地都门儿清,何况乾明还清算了一大批反臣,和不少人结了隐怨。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做事情就要得罪人,成熟的政治家必须分得清谁可以得罪、得罪谁得到的利益更大,乾明既然这么选择,就要承受这份因果。
这也是晋阳诸将第二次见识到乾明的手腕,第一次是在刚刚登基那会儿,提拔了一群武臣,并以突厥援军相要挟,还重新均田,分配了更多土地给他们,让他们勉强认下乾明作为新帝。
但那时候的收买,到现在已经不够看了,乾明如今压缩的是晋阳未来的发展,和现在的生存空间,必须要决出一个胜负来,根据这个结果,拱卫他成为新的高王,或让他成为第二个天保。
而他再从中……
“小心啊!”
韩晋明还没想好,忽然听到耳边炸起这么一声,他吓了一跳,立刻抬起头来,只见一个黑点正朝着他飞来,越飞越近,渐渐成为一颗脑袋大的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