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分粮食(2 / 2)
李保寿见要商量分粮了,起身要走,“你也坐下听听吧,一家人别见外了。再说你是大队会计,帮着出出主意。”他听亲大伯开口了,眼睛看向李保川,见点头了也不再客气,坐下继续听,他也想多分点粮。
“这是保国费的大力气找来的粮食,本想着是些山药(白薯)粗粮,没想到全是棒子,还这么多。这人情欠大了呀!”刘金花说这话时,坐在炕上眼睛盯着屋里的儿子儿媳。
“娘,我们肯定都记着保国的好,他可真有能耐,以后让孩子们跟着他小叔学。”大儿媳林玉华竖着大拇指先卖好了,见其他人跟着点头李母满意了,让大儿子接着说咋安排。
大伙商量着一千斤留着自家吃,剩下六百斤分给李父的大哥(李和顺)和三弟(李和治)两家。2600斤粮食拿出一千斤给村里人分了救急,不分是不成的。李家村70户人家,除了10户杂姓,剩下的全是一个老祖宗,都姓李。
李保川拉着李保寿算了半天,得出了结论。决定按人头给粮,不分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就给两个棒子,差不多有八两。给钱也行,换红薯也行,没钱先记账。村里人都缺粮食,估计每家都得要,到时候人都聚到晒谷场说清楚,这是为了救急,不能多卖,每家都有饿不死就行。
商量着一个小时后在晒谷场碰面,李保寿就准备走了,走时用独轮车推走了三百斤棒子。
林玉华见屋里只剩自家人了,挪挪屁股急切的问“娘这么多粮食花了多少钱呀?”眼神却飘向了李保川。这是怕用了自家的钱。
他们家是村子里为数不多分了家的。李保川是老大,本来爹娘应该跟着他们过,但老两口心疼小儿子,就跟着李保国过了。虽说分家了,却还在一个院子住着,一个锅里吃饭。
一家住着14口人,大房李保川和林玉华生了两个闺女一个儿子,住在东屋。二房李保实和冯小丽生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住在西屋。李和泰和刘金花住北屋,李保国因为还没结婚住在北屋小间里。
“娘,我能带些粮食回趟娘家吗?”冯小丽也着急,她娘家也没粮。她现在不操心花多少钱,反正大房咋样他们就咋样。
李母瞅了眼小儿子垂下头,抢在他开口前说:“保国花高价让人买的,现在还欠着人家钱呢。你们拿多少粮都得出钱,别想着占便宜。”
“你也别看保川,没拿你的钱。一会拿过来一百零五块。”见大儿媳瞪着眼,继续说“老二家拿一百二十六块。”
这下冯小丽也不干了,嚷嚷着“娘这咋算的还不一样了,凭啥我们还多了。”林玉华也急,蹭到老太太跟前“娘,咋这么些钱呀,您也知道,我们哪有呀,咱村里能有二三十块钱都顶天了。”
老太太气的扫帚疙瘩一扔,“怎么想白吃饭呀,你们有多少先拿出来多少,剩下的打欠条给保国。”
“咋的,还指着小叔子养呀,分家了,李保川李保实你俩别不吭声,咋想的,合着你们兄弟成冤大头了呀!”
声音越来越高,李保国也听清了,急忙道:“娘,娘你别急,一家人分那么清干啥,你别上火。”
“娘,你这话说的哪能呢,你说咋办都行。”
“娘,你别生气,不能全让保国出钱,我那还有五块,剩下的我打欠条。”李保川和李保实也急忙解释。
“李保实,你充什么大款呢,你打欠条你怎么还!”冯小丽气的要去掐他,这没商量好就开始瞎许诺了,她也顾不上这么多人看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