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扎针(1 / 2)
董淑婉知道自己在透露了这样一个大讯息给人之后,换成谁都不可能安然地坐得住,所以她也已经准备好了会见到高宗的准备。
日头暖和了之后,各种野菜和菌子全都出来了,村子里面的人手脚都勤快,干起活来都是将自己一个人当做两个人来使的,不过地就那些,地里面的活计也就那些,总有干完的时候。
这青黄不接的季节,村子里头的婆娘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的,天一回暖,各类的野菜全出来了,野菜伴着面粉就能做成糊口的杂面团子也是能够饱腹的,还有各类的菌子,采摘了也能够拿去京城里头卖几个铜板回来。
不过今年的村子里头可是好过了不少,去年男人们盘火炕挣了一笔,哪怕没有进火炕队,那光是给人做泥胚子挖泥那也挣了一些辛苦钱,而且家里的婆娘还能日日织羊毛袜,羊毛衣裤的,这就能够换来好些个钱呢,可农家人想来手头紧,就算有了一些钱也都打算着攒起来,攒的多了说不得还能够多买点田地。
这田地才是农家人的根本。
现在婆娘们得空了就忙着编织,挖野菜摘菌子也就成了年长的又或者是眼睛不算太好做不得长时间编织活的妇人和小孩的活,不过小孩也快活不了几日了,那学堂也都已经盖好了,董家小姐也说了,再过三日,每日吃了早食之后,村子里面想要认字识数的孩子都可以去学堂,她会负责教导。
每天上午都是给村子里面的孩子教课的时候,因为村子里面的孩子要求也简单,董淑婉要做的就是启蒙的活计,相当于从幼儿园起步到小学的要求,若是村子里面的人还一些旁的想法,那等到认字启蒙之后也可以送去别的书院深入学习。
这些董淑婉也早就同村子里面的人说的清清楚楚,她这里是负责启蒙教导孩子认字读书会算数,但要想学的更深入一些,要学四书五经一类的,可以到时候再送去学堂,可村子里面的人基本上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一来读书那真是个耗费钱财的事情,家境富烁的倒也罢了,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个读书人也不是不成,可他们一来没啥本事二来也没啥人脉,就是进了学堂又能如何,难不成还能有大儒举荐不成?
现在没有那些大人物举荐,就他们这乡下人家的孩子想要做官那可都是不成的,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地学了认字能会算数就成。
下午的时候则是会留给别的几个村子想要来的认字的孩子,当然若是想要认字读书的人都可以过来,不拘束是不是孩子。
换而言之,就是只要想要认字和算数的都可以来,哪怕是成年的汉子也都使得。
这般的安排也是叫村子里面的人激动无比,毕竟能够有人教了如何学认字和算数那也是和好事儿啊,虽说祖祖辈辈大多都是睁眼瞎,可谁心里面没点想法呢,能认几个字会一点算数也都是好的,至少出门之后不会被人轻易骗了去。
翠竹是个性子活泼的,一个冬日在家中窝着早就已经受不住了,现在天气一暖,大片的田地都不需要她操心什么,霍大娘又是个勤快的,将自家吃的菜地开了一片种了菜,现在家中没什么大活计干,她就寻思着趁着天气好上山摘菇子去了,反正这不管新鲜的还是晒干的,家里都是用的上的。
董淑婉向来不拘着自己身边伺候的这两个丫头,想来都是她们自在就成,翠竹向来性子活泼,玉芝要沉稳一些,她也没想着将两人一辈子都拘在自己身边,过两年也都是能够担事的时候了,董淑婉就打算着让两人可以管事了,翠竹可能还差一些,但玉芝的确是到了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玉芝倒是耐得住性子的很,尤其是编织这样的活计,若不是董淑婉时常让她放下,她就能够一直织到晚上去,董淑婉想着,她同凤鸣合作的漠北羊绒作坊早晚也是会开办成为羊毛羊绒衣裤编织坊的,等到时候肯定是要派了人过去的,玉芝也的确是个好人选,到时候历练一番,就能够独当一面了。
董淑婉自然也是要开始规划起往后的日子来,毕竟董家那是靠不住的,总得在董知仁干出更混账的事情来之前为自己未雨绸缪一番,要能够和这样的糊涂蛋父亲说再见那就更好了,只可惜现在父权时代压根没有这样的可能,不过她或许能够从高宗手上换来一些恩典。
高宗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过来,来之前还不忘去了一趟大相国寺,然后就把闻言也很是激动的圆真给带来了。
高宗原本只是想询问一番圆真大师,这天花能不能治的问题,圆真大师倒很是诚恳,明说了若是这病症到了自己手上凭借着自己的医术,也就只能对半开,因为天花向来来势汹汹,能扛过去的人也不是没有,只是这其中就需要运气,运气好的能够扛过去往后都不会再得天花,运气不好的就过了不这一关。
然后高宗再问有没有办法防治天花。
圆真听了之后就笑了,道:“圣人,若是和尚有这样的方法那必然不会吝啬拿出来,只是和尚是真的没有什么办法,不过若是我那徒儿的话,说不得会有一些办法。”
高宗也笑了:“圆真大师医术一绝,怎的那董家小丫头还能比你更加本事不成?”
“这也没什么可丢人的,我同那丫头的确是有几分试师徒缘分,但在医道之上却有不少的差异,她同我还是有些差别的,据闻是当初一个游历的高人所教导,同和尚本不是一家之法。像是先前小皇孙,若是在和尚手上,至多也就是勉励养着,往后却是不敢说的,但在我那徒儿手上却是不一般的。”
圆真说起董淑婉的时候那也是带着几分的骄傲,虽说她的一手医术并非是一脉传承于自己这里,但在医术天分上面,的确是很出类拔萃的,胆子也挺大,当初自己还在春城的时候就瞧见过这丫头面不改色地给将士们做缝合。
那胆量,只怕是寻常男子也难以比敌,要论方法,或许也就只有她才会有辙了吧!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从高宗那头听闻在商州有了天花疫情又听说他这徒儿有办法防治天花之后,圆真自然是兴趣十足地跟着一同来了,想要见识见识到底是如何防治天花。
所以,董淑婉见到的就是一脸严肃的高宗和兴冲冲的圆真。
高宗在董淑婉开门来迎的时候就看到了在院子里面十分开心地自己踉踉跄跄走路的豚儿,这崽子果真是如同皇弟所说的那样大好了,瞅瞅现在这样,莫说是早产的,就是比起足月生下来的也是不差啊,这才几个月的功夫,就养的这样白嫩还有了力气,现在还和小猫崽子似的愁死个人呢!
“哎哟,朕的乖孙孙!”
高宗看着那小小的人儿就心中欢喜不已,上前把这即将要脚一软直接一屁股倒在地上的小崽子往着怀里面一捞,看着崽子张开嘴露出了几颗小米牙的模样更是欢喜不已。
先前也是说了这崽子要养在董淑婉身边两年,但高宗觉得董淑婉养的挺好的,太子的东宫不大安生,先前太子妃的事情隔得时间久远了尾巴也早就已经清扫的差不离,也就勉强拔出了几颗钉子罢了。而且现在周家似乎想送另外一个女儿进东宫,那点意思也是明摆着的。
高宗并不觉得周家这么做有什么不对的,周家也是书香世家,先太子妃也是恭顺温良的一个女子,先太子妃去了之后周家想要将另外的女儿送来也很是合适,不过让周家那个女儿照料豚儿,高宗那是不放心的。
说句难听的,就是从自己肚子里面生出来的那也还有个偏心的,更何况豚儿还不是从那姑娘肚子里面出来的,等往后若是起了私心,捧杀了又怎么办?
怎么想都还不如继续安置在董淑婉这里叫她养着呢,养的不错的很,又会为他打算。
豚儿现在也已经习惯了被人抱抱的,哪怕现在抱着他的并不是自己熟悉的,也已经吓不到他了,甚至在腾空而起的时候格外兴奋地开始哇哇大叫起来,笑的咯咯的。
高宗把孩子一入手,掂量了一番之后就觉得沉甸甸的,沉甸甸的崽子挺好,只是这一次没将太子也一并带来,若叫太子也一并来看上一看,只怕太子也要惊讶和欢喜。
高宗把豚儿一入手,那就熟门熟路地穿过院子去了正厅,院子里头摆着好些竹扁,竹扁上头晒的都是蘑菇,院子里面也隐约有着各类蘑菇的清香味。
圆真那是见到豚儿之后也是眼前一亮,年前的时候也是见过一次,知道这崽子一切都往着好的方向走,可怎么也没有想到竟还能够好到现在这种份上不是?看看现在这样子,那可是半点也不差。
真不知道自家徒儿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高宗进了正厅之后那也是大刀金马地在主位上一坐,这才看向董淑婉:“丫头,朕来了,你先前所说的可是有半点虚言?”
“这般重要的事情,我又哪里敢有半点的虚言,难道我还怕自己活的不够长了不成?!”
董淑婉笑着应道,她话都已经说出了口自然不可能只是随便说说,而是认真地准备过了,“就冲着我师父的性子,知道商州出了这样的疫情,只怕在京城之中也是待不住,非得往疫区去。他老人家岁数不小了,游历了好些年也很是疲惫,若是再往疫区去,出了点什么岔子那可如何是好……”
圆真闻言,心中也是觉得微微一暖,对于徒弟的关怀那也是觉得十分的受用。诚然如同她这个徒弟所言,在知道商州出了这样的疫情之后,圆真也是真的坐不住的,方才听圣人询问的时候就已想着要去商州一趟,这游历什么时候都能写,可这疫情可是半点都不等人的。
董淑婉先是告了一声罪,然后去正屋里面拿了两个小盒子出来,放在了正厅的小桌上,当着圣人的面亲自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