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一章正主(1 / 2)
“不参合好,我和你四叔都没咋参合进去。这事儿的确不好说,说多了也都还是错!”白氏急忙道,“只是我和你四叔都不怎么看好苏家,倒不是见不得行哥儿好,非要他娶个破落户的姑娘才相衬,只是这苏家品性不行。”
白氏深怕董淑婉误会,也知道她对京城之中那些人家的事情也不大清楚,若是在城中住着,时常去走动,那早晚也能知道一些那些事情,在这乡间地头上想要知道京城之中的事情,那是不容易的,总不能问了王爷去吧!
白氏想想都觉得逍遥王那样的人物也不可能同人说这些闲话,所以还是自己把苏家老爷的为人说了一说,这也是京城之中都知道的那些事情,也算不得是在背后说人闲话。
董淑婉仔细听着白氏所说的苏家人的所作所为,还真有些看不上苏家的人,不过也就董知仁和董淑萱那样短视的人才会盯着苏家老爷而今吏部尚书的头衔,觉得同这样的人家结亲算是不错。
换做董淑婉自己的话,说什么也都不可能会选苏家这样的人的,门庭低落也没什么,家风清正才是最主要的。
董家自己都是一摊子弄不清楚的烂账,再结上这样的一门姻亲,那真是有的好戏唱了。
再者,董致行也不是个良人类型,他原本就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又自视甚高,从来都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若苏家那姑娘是个彪悍的,那或许还能够拿捏得住董致行,要是个性子绵软的,只怕是要受苦。
再听听四婶说的那苏家老爷曾经干的那些事儿,董淑婉心里面就觉得有些不大舒服的,觉得和这样的人家结亲家那真真是没意思的很,偏生董知仁还要一头凑上去,还甘愿拿琉璃杯去博,博什么,把苏家拉在一处,然后站在泰王的身后博一个从龙之功么?!
董淑婉想一想也就能够大概猜测出董知仁脑海里面的那点想法,那人能力没有什么,但是心思倒是格外的大,这还没上天呢就已经飘了。
“那苏家姑娘如何?四婶可曾见过?”董淑婉有几分好奇地多问了一句。
“那姑娘啊,苏大人前头那位夫人还在的时候倒是见过几面,印象之中是个脸薄腼腆的孩子,后头苏夫人没了,姑娘要守孝三年之后就没怎么见过了,倒是现在的苏夫人为人也还算不错。”
白氏想了想苏家那个嫡次女,印象之中也就只有几年前见过的样貌了,是个清清静静的美人坯子,文文静静的,的确是个好姑娘,就是她爹那般模样叫人有些不喜而已,她当时就想着这姑娘有那样的爹,这姻缘亲事上说不得有些难办。
倒是没想到,竟还同他们董家有这样的缘分,这也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的。
听起来是个文静的,只怕对上董致行也不能拿董致行如何。
董淑婉觉得那苏家姑娘也是可怜了,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这当父亲的愿意拿自己亲生女儿来换取宝物,那能有多好听的名声呢。
“都说婚姻一事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除非就是圣人开了金口赐婚他人,既然父亲都已经打算好了,我也希望苏家姑娘是个好人儿。”
董淑婉微笑着说,将董家的那些事情给揭过不提,“往后宜姐儿的亲事,四婶可要好生瞧瞧,可不能像是家里面这样闹得满城风雨的,要不到时候觉得不好咱们还能当做没有那么一回事儿呢,我觉得门第倒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要家风清正才成,要不就苏家那样的,就是苏姑娘性子再好,可有那样的一个父亲,也容易招人诟病。”
董淑宜听到董淑婉说起了自己,她虽还小,但也知道什么是亲事,她同母亲去外公家做客的时候,舅父和舅母就没少拿着自己打趣过,现在听到二姐姐也这样说起来,那薄脸皮一下就红了,缩在白氏的身后一声不吭的。
白氏见董淑婉也是真心实意关心着自己女儿的,脸上也带着笑,应和着她方才所说的话。
“婉姐儿这话在理,我也是这般想的,就是想着为宜姐儿寻个妥帖的人家,家风那是最先要考量的,若是家风不好,可不就要闹出事来。我盼着鸿哥儿能多有出息一点,不说别的,只要有出息,往后也能帮着宜姐儿出个头。”白氏也笑着应和。
“四婶这话说的,咱们是亲戚,我同宜姐儿是堂姐妹,若是宜姐儿受了人欺负,我自然也是要为她出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