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吹毛求疵(1 / 2)
姜衍的话一说完,晴夕便不安地搅起了手绢,小声嘀咕:“陛下,奴婢冤枉……”
“衍儿,你此言何意?”太皇太后问。
姜衍一边摸着猫一边道:“祖母,晴夕今日骂了姑姑……不对,是伯母的婢女,说伯母的婢女是小猫小狗,不配叫人名儿。”
太皇太后又皱起了眉头,“衍儿,你这是打哪儿听来的?”
华盈寒默然喝着茶,不难猜到是小九向小皇帝告了一状。她刚抬起眼就对上了姜屿的目光,他在看她,没说话,不过她看得懂他的眼神,他想问她小皇帝说的是不是真的。
姜屿还没开口,上官婧就先行问道:“寒姑娘,真有此事?倘若晴夕真的曾出言不逊,都是我的错,我没有管教好她,我代晴夕向阿鸢姑娘陪个不是。”
华盈寒不得不承认上官婧很会见风使舵,倘若姜屿先过问起此事,他一定会责罚晴夕,到时候上官婧若护着晴夕就会开罪姜屿。倘若上官婧先行向她赔了罪,姜屿便不好再越俎代庖。
晴夕毕竟是上官婧的侍女,人家主子已经认错,谁再揪着不放都不合适。
上官婧又瞥向身后,“晴夕!”
晴夕慌忙跪下,朝着华盈寒磕头,“寒姑娘,都怪我今早急于办成娘娘交代的差事,一时口无遮拦,晴夕知错,不知寒姑娘有没有带阿鸢姑娘过来,晴夕这就去给阿鸢姑娘赔罪。”
太皇太后将筷子往碗上重重一放,绷着脸说:“又是问罪,又是认错,你们就不能陪哀家好好吃顿饭?”
太皇太后动了怒。华盈寒再是不想搭理主仆二人,也得顾及太皇太后的喜怒,向晴夕点了下头。
华盈寒本以为她松了口,这顿饭就能平平静静地吃下去,谁知太皇太后仍旧不想动筷子,将冰冷的目光投向了她。
“哀家交代你的事,你压根就没往心里去?”太皇太后看着她,漠然质问。
华盈寒沉下眼,她知道太皇太后不是个多细心的人,若没有人提醒,太皇太后实难想到什么名讳上面去。
太皇太后只是一时盯住了此事,只要她不让阿鸢再到太皇太后面前露脸,太皇太后迟早会忘记这一出,结果事与愿违。
她缓缓启唇:“回娘娘……”
姜屿一看华盈寒的神色就知她在为难,抢了她的话问道:“母后交代了什么?”
太皇太后问姜屿:“你可知她身边的侍女叫什么?”
姜屿点了下头。
“那婢女的名字犯了阿媛的名讳,哀家仅是让她给婢女改个名字而已,没有为难她,你大可放心。”
“名讳?”姜屿匪夷所思。
“她那丫头叫阿鸢,不是犯了阿媛的名讳是什么,难道你觉得哀家是在吹毛求疵,不该让那丫头改名字?”
姜屿面无表情地道:“儿臣并非这个意思,母后若执意要将鸢字视为忌讳,儿臣是不是也该让飞羽改个名字?”
太皇太后皱紧了眉头,“屿儿,你是存了心要和哀家唱反调?”
“母后若少计较些没必要的事,就不会觉得儿臣和盈盈是在与母后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