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同病相怜(1 / 2)
沈千灯决意把话语权掌控在自己手里,免得陆湛说些不受控制的话。
沈千灯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主动问道:“陆湛,你是不是还掌握着其他线索?”
这件案子不止是关乎一百六十三条人命,还关系着金陵城其他百姓和女帝的安危,事关重大,含糊不得。
知道这件事的人越少越好,不然若是守在马车外的红缨卫听到,事情传扬出去,让幕后主使知道她们有了对策,那她们可就再次处于被动状态了。
“嗯。”陆湛应了沈千灯一声,声音压低到只有彼此能听见的声调,“回头再说。”
显然是不想跟她多做解释。
陆湛不想说的话,逼他也没用,他要是想说,刚才就说了,不会说一半留一半等到现在,从陆湛赶到贾家村给她们透露和村民失踪有关的线索来看,陆湛知道事情轻重。
这么一来,沈千灯心里又冒出了一个疑问。
既然陆湛知道村民失踪的情况后,决定要向官府透露案子的线索,那为什么他要跑到贾家村现场来跟文鸿透露,而不是直接去找大理寺,或是刑部,或是红缨卫,或是京兆府的人说明?
如果他已经找了京兆府说明,那他来贾家村的时候一定会有官府的人跟在他身边,而他只带了一个侍从和一个车夫,说明他没有向官府说明线索。
沈千灯这么琢磨,也就这么问了:“你既然知道村民失踪的线索,为什么不直接去官府,直接找官府的人说明情况?为什么要跑大老远到贾家村来?”
在沈千灯看来,普通百姓摊上事,那第一时间就是找京兆府,因为官府才是和百姓接触最多,百姓最为信赖的官署。
可陆湛知道村民失踪后,没有第一时间去找官府,而是坐马车来贾家村,找大理寺卿文鸿说明情况,这实在不合常理。
面对沈千灯的疑问,陆湛语气淡淡地解释道:“我信不过他们。”
他说信不过官府,所以没有把村民失踪的线索透露给官府,而是只对文鸿和她说明了情况,言外之意,他信得过文鸿和她?!
沈千灯深知陆湛的信任从不轻易给人,她能获得陆湛的信任,还真是有点受宠若惊。
他们在车上说话的声音不大,可能会听到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跟着马车走的文渊,一个是陆湛身边的侍从,最后一个是车夫。
侍从和车夫都是陆湛带来的,这两人应该是陆湛信得过的人,而文渊就说不准了。
既然陆湛信不过文渊,那她就让文渊走远点。
沈千灯撩开车帘,探出脑袋对走在马车旁边的文渊道:“文渊,你走前面帮忙看路。”
文渊听出沈千灯要支开自己的意思。
看什么路,明明有红缨卫在前面开路,她文渊的反应比身经百战的红缨卫快,还是她武艺比红缨卫高强,让她帮忙看路,这不就是在支开她吗?!
文渊不傻,一听到沈千灯的话就知道是马车上的陆湛不信任自己,沈千灯对自己应该是信任的,不然也不会主动请自己上车,还帮自己说话。
现在沈千灯要支开她,跟陆湛单独聊线索,显然是陆湛的意思。
至于嘛,她又不是什么心怀不轨的小人,有什么听不得的。
文渊在心里牢骚几句,很快就听从沈千灯的吩咐,快步走到队伍前方探路。
沈千灯眼睁睁看着文渊离开自己的视线,又回头看了一眼跟在马车后的红缨卫,确定没有靠近马车后,她把脑袋缩回来,放下车帘。
小声对陆湛说道:“好了,现在没人能听到咱们说话了。”
沈千灯谨慎小心的态度逗得陆湛心情愉悦,他一直板着的脸放松下来,脸部轮廓柔和了许多,语调也轻快不少。
“待会我带你去找人。”
找人?找什么人?
现在他们在回城的路上,若是现在改道去连云山,肯定快不过文鸿带领的队伍,而且若是要去连云山,完全没必要回城,刚才可以直接答应给文鸿带路。
所以陆湛说带她去找人,肯定不是去连云山找人,而是回金陵城找人?!
沈千灯想到这里,小声对陆湛道:“失踪的村民在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