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高山流水(1 / 2)
另一边,大理寺内。
人们把丞相带来的物资垒在膳堂。
女帝派来的三个太医加上沈千灯原先请来的大夫一共六个人,六个人分为两队,一队以太医令为首,一共四人,负责照看客舍里体内被种下蛊虫的村民,另一队以沈千灯请来的老大夫为首,负责帮大理寺内还算正常的人检查身体情况。
太医院的太医令是众太医之首,医术也远在所有太医之上,她平日对蛊虫略有研究,一给村民把脉,就确定了村民们身上被种下了某种子蛊。
蛊虫一般分为母蛊和子蛊,母蛊可以孕育子蛊,而子蛊无法自行繁衍,却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子蛊主要通过口鼻传播,且传播的速度极快。
人们感染子蛊初期只是有点普通头疼脑热,等到中期会开始发热干呕,等到后期,就像得了绝症一样,身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憔悴,整个人如同秋日黄叶一般,摇摇欲坠,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贾家村的村民是被人种下蛊虫的,蛊虫刚接触人体需要一个适应期,所以在适应期内的蛊虫很容易就能检测出来,也很难传播,而一旦度过适应期的蛊虫就很难检测出来,且很容易传播。
一个人是否感染蛊虫,从脉象上很难看出来,从感染蛊虫到蛊虫开始发作,整个过程持续十四天,也就是将近半个月时间,这半个月时间里,如果大理寺内有人开始发热,那意味着那个人很可能感染了蛊虫。
沈千灯等人救出来的村民,体内的蛊虫都还处于适应期,照理来说很难传播,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村民体内的蛊虫真的感染了某个人,那就麻烦了。
太医院的太医令虽然对蛊虫略有研究,但无法祛除蛊虫,只能抑制蛊虫在人体繁衍的速度。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感染了蛊虫,太医令只能延缓蛊虫发作时间,让那个人多活几天,该死的人还是会死的,早死和晚死的区别而已。
要想祛除大家体内的蛊虫,必须找到上辈子救了金陵城的那个游医。沈千灯被困在大理寺,能做的事有限,她只能把找人的事交给母亲。
太医虽能看出村民体内的蛊虫,却看不出大理寺里有谁感染了蛊虫。
太医跟大家详细解释感染蛊虫会带来的危害后,大家对沈千灯的态度才有了改变。
起先人人都怨她仗着自己母亲的身份,把自己留在大理寺,现在众人都开始感激她,如果不是她执意把自己留在大理寺,万一自己感染了蛊虫,然后回到家,让家人也染上蛊虫,那就是悲剧了。
对待蛊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每个人单独隔离起来,这样就能避免人传人的情况出现,可惜大理寺就那么大点地,每个人自我隔离是不可能的。
大家被隔离在大理寺,整天无所事事,每天都很难熬,无聊得头顶快长蘑菇。
大理寺的文书们还好一点,因为大理寺是她们自家地盘,她们文书的活本就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就算她们不用处理文书和卷宗,也能写写话本和心得消磨时间,而红缨卫和白缨卫在别人地盘,心里特别不自在,她们平日干的是巡视皇城和皇宫的体力活,如今一身精力还都无处消磨,每天都想着离开大理寺。
那些红缨卫和白缨卫看着大理寺的高墙,眼里都流露出无限渴望,沈千灯每次看到这些人,都感觉她们像大理寺里憋疯的狗,尾巴疯狂地摇。
看着让人觉得既可怜又好笑。
众人在大理寺关了两天,有人想出个主意,举办个蹴鞠大赛鼓舞一下大家对抗蛊虫的士气。
于是乎,说办就办。
众人跟守在大理寺门口的白缨卫要了两个蹴鞠,自愿报名组建队伍。
大理寺场地不大,组建不了十二人的队伍,所以大家六人成队,所有队伍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比赛采取淘汰制度,获胜队伍共有三支,每支获胜队伍都能赢得一碗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