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朱棣的旨意,解缙的猜测(1 / 2)
九月,秋风萧瑟,还未入冬,应天府上下却是一片肃杀之色,文武百官没了以往的闲情雅致,皆是噤若寒蝉。
因为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这不像是纪纲谋反,也不是以往惩处官吏,这一次的风暴,涉及到皇帝的两个亲儿子——汉王、赵王!
本来自从七月份石执中出事时,百官就感觉到了朱棣北巡的含义决计不简单,可当事情真捅出来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这事情大过天了!
一次北巡,两场案件,涉案人员的地位之高,牵连之广,远超所有人的想象,有王爷,有京官,还有地方大员,边疆将领!
当这些人同时出现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朝局要进入一场大清洗,凡是涉及到案件的官员,可能从上至下都要被撸到底。
因为这已经不是贪腐问题,而涉及到了家国的稳定,一旦要办,就要办到底,不然一定会引起各地的动荡。
所以入了九月之后,百官开始谢绝会客,自发的将自己和涉案人员剥离,不敢当这个出头鸟。
而此时,皇宫文华殿内,朱高炽看着顺天府发来的圣旨,一张圆脸已经皱到了一起。
圣旨上写的不是其他事情,而是命令朱高炽即可准备让吏部尚书蹇义带领众官巡查天下。
光是表上列举之人,就有二十余人,分别是吏部、礼部、工部、兵部、刑部等五部尚书、侍郎、给事中。
如果不是户部尚书夏原吉已经在外巡查的话,那这一道圣旨,几乎就是要让六部官员巡查天下。
此事从未有过先例!六部尚书确实偶尔会奉命巡查地方,可六部同出的情况,自三省六部制创立之后,就没出现过。
毕竟,如果说内阁是朝廷心脏的话,那六部就是朝廷的躯干了,现在你把躯干全部派出去,留一个心脏,能有什么大用?
更不用说,现在这个时候正值九月,秋收已经到了尾声,下一步就是进行年终结算,乃是六部官员最忙碌的一段时间。
这个时候六部尚书与侍郎全部分巡天下,那这税款还算不算了?粮食还要不要入库?没有年终结算,明年六部怎么提交预算?
巡视查一趟天下,短的需要月余,长的没个三五个月下不来,没了六部长官,六部如何运转?
官员等着发年俸,遭灾的地方等着救济,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或许就在等待冬天的粮食。
可以说,没有六部,这些事情都要耽搁,一耽搁就是人命!朱高炽现在正在监国,哪里敢奉诏行事?
但不奉诏,他又能怎么办!毕竟,顺天府出了这么大事,朱棣有多愤怒可想而知,隔着千里直接把朱高煦和朱高燧下狱便可见一斑。
这个时候他再不奉诏行事,毫不怀疑朱棣很可能会对他动手!朱高炽并不害怕朱棣的处置,但他害怕真把他爹给气死!
故此,现在朱高炽皱着眉头,脸上满是纠结之色,看着眼前的解缙、杨士奇等人叹道:
“前闻四弟平了交趾,变法又有起色,我还道终于可以向父皇道个喜,不料临了年末将至,竟然又出这等大事,真乃家国之不幸啊!”
“现在二弟三弟在诏狱里关着,杨学士、金院长等又在外巡视,父皇还要下诏宣六部巡视天下。”
“眼见秋收将至,朝廷本就忙碌,如今又出了这档子事,可教我如何是好,诸位可能教我?”
说着,他便抬起头,看向了眼前一众大臣,而在他的视线之中,几个大臣都是眉头紧皱,一脸忧愁。
此时随着胡广退休,胡俨辞职,内阁阁臣已然只剩下解缙、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人。
而杨荣、金幼孜又不在京城,所以能问的大臣只有解缙和杨士奇,此外还有吏部尚书蹇义、新任兵部尚书黄淮,以及刚刚从松江府赶回来的杨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