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东方的神秘力量,诸王抗命(1 / 2)
永乐十七年,随着春节到来,进入变法之后的大明朝也来到了第四个年头,这显然也是关键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不仅大明朝在发生剧变,西方也正在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首先就是东罗马皇帝曼纽尔二世即位,这宣告着罗马帝国进入了最后的垂死挣扎阶段。
在公元世纪初之时,罗马帝国是毫无疑问的欧洲霸主,其起源于公元前27年,到了大明朝时,已经历经罗马帝国、东西分立、以及东罗马帝国三个时期。
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已经不复当初强盛,这传承千年之久的古老帝国已经腐朽不堪。
而其宿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在冉冉升起,尤其是1413年结束内乱达成统一之后,罗马帝国已然岌岌可危。
面对这种情况,纽曼尔一世为了挽救帝国颓势,便亲自前往西欧,希望获取英法两国支持。
很巧的是,此时正处于英法两国的休战期,眼见罗马帝国求援,两国都答应会给与一定的帮助。
带着这样的外交成果,曼纽尔回到国内,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张将社会阶层分为三个等级,同时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士兵免税制。
可这些改革举措并没有给东罗马帝国带来多少生机,随着曼纽尔一世的老去,二世纽曼尔还未登基,就开始掺和奥斯曼帝国的内部争斗,最终引起了奥斯曼苏丹,穆拉德二世的愤怒。
于是,在永乐十七年年初,中欧的土地上发生了一场大战,穆拉德二世为了稳固自己的苏丹之位,悍然对君士坦丁堡发起了进攻。
这一战本该发生在1422年,且这一战奥斯曼土耳其并没有攻陷君士坦丁堡,仅仅只是越过了柯林斯地狭,迫使东罗马帝国求和。
可由于东方一只小小蝴蝶的搅动,世界终于开始吹拂起了风暴,在这一战中,奥斯曼的部队展现了一种新式武器。
据说这是来自遥远东方神秘古国的先进武器,可以通过扣动扳机,直接发射位于弹夹中的子弹。
相较于此时在欧洲通行的火门枪而言,这种火器的出现,成功导致战场出现了剧变。
在君士坦丁堡的包围战中,土耳其军队成功打了东罗马帝国一个措手不及,几乎消灭了城内半数的有生力量。
这个战果的出现,使得帝国元老院陷入了恐慌之中,急忙向皇帝纽曼尔二世谏言,要求尽快向奥斯曼帝国割土求和。
纽曼尔二世约翰,显然没有纽曼尔一世的能力,面对巨大的压力,决定割让君士坦丁堡周边的土地,和奥斯曼议和。
这件事在历史上为东罗马帝国争取了至少三十年苟延残喘的时间,但在这个时间线上,一切迎来了剧变。
因为奥斯曼获取的,不仅是来自东方的先进武器,还有那先进武器之中接近完美的火药配比。
要知道,西方对火药的使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火药在传入西方之后,有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在摸索阶段。
初时的黑火药,爆炸性能不佳,且物理性质并不稳定,因而在军事上,大多用于纵火而不是引爆。
直到火药的配比和药丸的制作工艺提升之后,火器方才开始成为西方战场的主力武器。
而此时,来自琼州武器之中蕴藏的不仅是先进的武器制造思想,还有大量先进的武器制造工艺。
在漫长的研究之中,奥斯曼帝国成功研制出了重型火炮,即便面对君士坦丁堡的要塞,也可发起悍然进攻。
有的时候,历史就是如此,如果有一座城池短期内攻不下,那决策者很可能会选择暂缓攻击,进而选择接受合议的请求。
可如果已经具备攻破城池的能力,那面对对方求和的请求,任何一个优秀的指挥官,都不会同意。
这就导致第二个蝴蝶效应产生,土耳其军队拒绝了罗马帝国的求和,并且在三月初,向君士坦丁堡发起了全面进攻。
在土耳其军队先进的火力压制面前,罗国帝国的士兵只敢躲在城垛后面瑟瑟发抖,直到城墙被轰开了一个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