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吃瓜吃到自家去了(1 / 2)
她先去了成衣店,这破破烂烂的衣服她实在穿够了,现在买上几身绸缎成衣来更换。
现在的老百姓大多穿粗布,有点钱的就穿细布,穿绸缎的都是世家大族,谢知秋被现代技术养叼了,穿不惯那些剌人的布,所以就给自己全买的绸缎成衣,给家人各买了两身绸缎成衣并两身细布成衣。
顺便在店里买了两双鞋,李三姐的鞋大脚趾和小脚趾都露在外边,破的不能再破,幸亏她心理素质强,硬是穿着这鞋跑东跑西的窜了十几天。
家人的衣服她能说出大致身形来让店老板给她推荐尺寸,鞋子就不能了,毕竟有时人的脚和身高并不成正比,只能给他们钱让他们自己来买了。
随后又去旁边店里买了两条竹席并几床被褥,李三姐家的被子破的棉花都露出来了,只能扔了买新的。
买完了衣裳再去买吃的,人生在世,不就是吃喝二字!
市场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穿梭在街上小商贩之间的谢知秋再一次感叹大越的经济繁荣。
您看这街上,卖什么的都有,什么水饭,爊肉,干脯,什么鸡鸭鹅兔,野狐狸,鳝鱼,包子,鸡杂碎,什么麻饮细粉,素签,砂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什么咸菜,杏片,梅子姜,香糖果子,芥辣瓜儿,还有金丝党梅,香枨元等等,真是要什么有什么,繁荣至极。
其间是有不少妇女出摊叫卖的,比如这家马婶油饼,烙饼的就是一位年轻妇人,她头上围了块碎花方帕,腰系碎花围裙,看上去干净又利索,而且人家不仅身段窈窕,手下功夫也是一流,只见她迅速从大面团中揪出一个小面团,在案板上巧手翻花似的揉了那么两下,再使手心用力一按,接着放旁边一个平盘大铁锅里油煎,立刻响起一片噼里啪啦的炸油声,端的是浓浓的生活气息。
当然了,这种妇女出摊的总少不了街溜子的调戏,就比如这家马婶油饼的妇人,刚利落的出了一锅油饼,立刻就有人高声说:“马婶,烙的油饼咋这么香,白给我两个尝尝行不行。”
小妇人也不恼,只略肃了声音说:“想吃白食,好啊,先叫声娘来听听,成了娘的好儿子,油饼管饱。”
一席话说的周围众人都笑起来,之前调戏的那人红着脸讪讪的走了。
谢知秋也笑了,女子出来摆摊就得泼辣,别人说什么话能接过来还能再怼回去,最好能巧妙的臊他们一脸,这样才不会被人欺负,不然你扭扭捏捏羞羞答答的,只有被别人欺负的份。
她欣赏这女子的独立和智慧,一下买了六个油饼提着走了。
到下个摊又买了点猪肉猪脏猪耳朵,猪肉自然是炒炖都可以,猪脏猪耳朵用小葱酱油醋拌一拌也很好吃,又买了瓜果梅干当零嘴。
李氏兄妹正是小孩子嘴馋的时候,以前没钱吃不起,现在有钱了就给他们安排上吧。
米面也得多买一点,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话真没错,李则年一顿能吃两个大馒头,还有李成蹊,虽吃饭文雅,但饭量着实也不小,因此家里米面下的很快,她得及时补上。
而且,李张氏也快醒了,家里又多了一张嘴,说不定李则川和李则安也会回来,那样米面这种主食下的就更快了,这些她都得考虑,米面各买两袋,有备无患嘛!
她就这样一路逛,一路买,杂七杂八看上什么买什么,反正后面跟着驴车装,这种感觉真是太爽了。
最后觉得买的差不多了才去家禽市场买鸽子,鸽子这种东西在大越好像还挺矜贵,大多都是培养来做信鸽的,买来吃的还真不多,她随大流没说是买来吃的,只说买两只先养着,那人才给她挑了两个肥硕的,把腿捆了就飞不了了,不然买笼子还得额外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