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做面筋(2 / 2)
谢知秋搬了个凳子坐到她旁边,态度良好的为她解惑:“这是大米和糯米磨成粉做出来的,您觉得好吃吗?”
李张氏又咬了一口,细嚼慢咽的吃下去,点点头若有所思说:“好吃是好吃,就是咱们穷人家吃糙窝窝头的多,这么好的大米就是熬稀饭都心疼的慌,更别说这种吃法了,这叫别人家见了得说咱们家糟蹋粮食。”
听她这番话,谢知秋眼睛亮了亮,想不到这李张氏想的还挺多,就是吃个年糕的功夫她都能想到穷人家吃不起的问题上。
她没说话,和李张氏没法解释,她今天做的这些东西受众本就不是穷人,穷人谁能天天吃的起大鱼大肉。
为什么那天在云山书院,那个周公子和她打招呼她那么高兴呢,上流社会这个买家群体说好打开也好打开,但是说难也非常难。
一个名不经传的小老百姓做出来的东西,再好吃估计也就一两家对胃口的买,但如果有一个名门大家说它好吃,再鼓动大家一块买,那才能把整个上流市场带的活泛起来。
这和后世的明星效应是一个道理。
而品牌是需要用时间去证明和沉淀的一个东西,如果你的东西能一直好,好的时间久了就成了品牌,成了有口皆碑的品牌,买的人自然会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闭环系统,以后这条环链里面哪一处崩了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承受多大的荣誉就要背负多大的风险,这是一定的,谢知秋准备做这件事之前就已经想的很明白。
战争灾荒年代,时代造就人物,和平岁丰年代,人物造时势,过好过坏全看自己本事。但是她很看好自己这份生意,觉得好好做绝对稳赚不赔,就算万一赔了也不要紧,大不了回来种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哎,想的有些远了,眼下还是先把午饭做着吃了吧,那一大盆洗面水竟足足五六十张凉皮,高高的一摞,李婉如大脑门上都出汗了,最后一张凉皮出锅后,乐呵呵的走过来说:“三姐,凉皮都做好了,你过来看一下怎么样。”
谢知秋不吝夸奖:“我们家宛如手巧,这凉皮做的比我做的还好。”
李婉如笑嘻嘻的受了这顿夸。
谢知秋想了想,这么多凉皮他们自家人也吃不完,何不做了给三奶奶和周围邻居以及帮他们家盖房子的工人吃,正好借这个机会看看她做的这些东西到底合不合人胃口。
她把白芝麻,辣椒面,白糖,细盐,熟大豆粉,熟花生粉,花椒粉,肉桂粉按一定比例在小碗里混匀,用热油一泼,那加了辣椒的特殊香味立刻被激出来,立即传遍整个厨房,又加了些豆酱清和醋,没有芝麻酱就先不放了。
李则年个狗鼻子立刻闻味而来,不停翕动鼻翼问:“三姐,这是什么,好香啊!”
李成蹊也亮着眼睛不停的嗅闻,真的好香啊!
“这叫油泼辣子,拌凉皮吃的。去外面把凉皮端过来,我切了好拌着吃。”
李则年答应了一溜烟跑出去把那一摞凉皮全搬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