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我的饭馆通北宋 > 259 优势在我!

259 优势在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只不过,对方那怪车当真便利,竟自带储物箱柜,上设操作台面,较之己方临时拼合的桌案,倒显得专业许多……

刘保衡正思忖是否寻人仿制,忽见何双双自车中取出数个小风炉,复又摆上数只小巧的平底锅。

这是何意?莫非打算现场烹制?用这般小锅能烹制何物?且现做现卖,效率何其低下!

更奇怪的事尚在后头,那姓吴的竟又取出一块木制转盘,其上书写着十二生肖之名。

这又是做甚?

刘保衡越看越疑惑,悄声问钟如海,后者亦茫然摇头,对吴记今日所售菜品毫无头绪。

一丝不祥的预感忽地爬上心头。

这姓吴的总爱弄些稀奇古怪的花样,教人摸不着头脑,端的恼人!

更可气的是,吴记布招方才挂出片刻,竟已有三五食客围拢上前,自发地排起了队伍!

此刻尚未开市,这合理么?!

早早便来排队的食客皆是先前说过要来捧场的熟面孔,尽皆抱怨开来:“吴掌柜来得何其迟也!我等在御街来回寻了数遭,唯独不见贵店踪影,还道是看漏了眼……”

待瞧见造型奇特的餐车,免不了又是一番啧啧称奇。

众人驻足摊前,目光扫过布招上的菜名,皆是前所未闻的新花样。

正待细问,人群中陡然爆发一阵骚动,有人高喊:“官家驾临宣德楼了!”

众皆为之吸引,纷纷转身,踮脚引颈,朝宣德楼望去。

吴铭亦抬头张望,然此地距宣德楼足有百余丈之遥,只能依稀望见城楼之上人影幢幢,哪里辨得清面容?

话分两头。

却说是日清晨,三苏父子早早出门,赴这难得一遇的赐酺盛会。

苏洵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一边游览一边指点解说。

但见宣德楼前,一座巍峨彩山拔地而起,金箔彩帛装饰其上,日光映照之下,金碧辉煌,锦绣交迭,耀目生辉。

彩山朝向宣德楼一侧,横列着三重彩门,各自悬挂一块以彩结装饰的金字匾额,中曰“都门道”,左右曰“左右禁卫之门”,其上各盘踞着一条游龙,作二龙戏珠状。

最上方另有一块大匾,笼着大红绸布。

彩山上描画着各种神仙故事,左右两侧,以彩帛扎结成文殊、普贤菩萨法像,分别跨坐于狮子、白象之上,手臂轻轻摆动,指间随之流出五道水柱,仙气十足。

苏轼和苏辙看得瞠目愕然。

苏洵淡然一笑,伸手遥指,娓娓道来:“彩山顶端设有水箱,以辘轳绞水至最高处,只待放下水闸,便可形成瀑布。”

“彩门上那两条游龙,外覆青色幕布,草束间密布灯盏,入夜烛燃,双龙蜿蜒腾跃,直如飞天而去,尤为壮观……”

以彩山为中心,用荆棘枝条围出一片广阔区域,唤作“棘盆”。

棘盆内竖有两根极高的木竿,以彩帛装饰,竿顶悬垂着纸糊的百戏人物造型,随风轻摆,姿态飘逸。

另有高大宏伟的乐棚一处,即教坊司、钧容直、民间优伶演出之地。

宣德楼下设有露台一所,以彩带装饰栏杆,露台两边有禁卫兵士排列守卫,尽皆身着锦袍、幞头上插着天子所赐绢花,面朝乐棚而立。露台下早已挤满黑压压的人群。

兄弟二人生于蜀地,何曾见过如此富丽宏大的阵仗?

心中感叹:东京物华天宝,繁华鼎盛,果真远非他州可比!

苏洵从儿子口中得知吴掌柜亦受邀在此设摊,三人遂在御街两侧摊位间仔细寻找。

自西至东挨家搜寻,却未见吴掌柜的踪影。

苏辙大失所望,揶揄道:“早知哥哥言出必反,我又何必白白怀有期待!”

“不应该啊……”苏轼亦百思不解,“容直兄分明言之凿凿……”

三苏寻人未果,只得回到宣德楼下棘盆外驻足。

人群中陡然爆发一阵骚动,有人高喊:“官家驾临宣德楼了!”

众皆昂首瞻仰天颜。

父子三人亦仰头朝宣德楼上望去。

只见悬垂于门楼外的黄绢已高高卷起,帘内正中,设一黄罗帷幔所罩的彩棚,内里居中便是御座。

苏轼极目远望,只依稀可见一袭红袍身影端坐其上,却看不分明,似乎正微微侧首,同侍立在旁的近侍低声言语。

御街之上,万千百姓如浪涌动。

楼下与宴的庶民代表、宗室外戚,皆肃立仰瞻;后排的士庶男女则奋力踮脚,更有甚者攀上同伴肩背,或寻高处土堆、石礅,只为争睹圣颜。

一时间,人头攒动,万颈昂然。

那近侍躬身退下,应是传令去了。

不多时,便见一名传令官疾奔至彩门前。

霎时间,似有上百面铜锣齐齐敲响。

“哐——”

声量足以振聋发聩,竟压过了喧嚣的人声,全场为之一静。

候在彩门前的官吏立即抓住红绸一角,奋力扯下!

红绸飘落,笼在绸布下的巨大朱漆金边匾额现出真容,上书六个饱满雄浑的金字:

“嘉祐与民同乐!”

人群之中,似有默契般,突然响起激昂的高呼:“万岁!”

其中一声高呼恰在三苏身旁爆发,兄弟俩猝不及防,均吓一大跳。

苏洵虽也是一激灵,面上仍维持着长者的淡然,压低声音道:“莫惊,这些是朝廷的人,目的在于引领万民山呼万岁……”

正如今天的气氛组,简称“托”。

话音未落,这呼声已将人群中积蓄已久的狂热引爆——

“万岁!”

“万岁!”

“万岁!”

万岁声浪以宣德楼为中心,层层迭迭,向四面八方冲击开来,直传到吴记川饭的摊前。

吴铭只觉耳膜嗡嗡作响,李二郎和孙福已被这声浪挟裹,不由自主地随着人群振臂高呼。

倒未必真有祝颂之意,不过是喊爽罢了,一如“雄起”、“加油”等口号。

此情此景,吴铭忍不住望向宣德楼,心想如果换作自己坐在楼上,俯望万民山呼万岁,现在一定爽翻了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