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改正一些问题(2 / 2)
“江总工,不需要厂里专门为我们安排福利。其实这边外贸易部也会给我们办事处一点福利,而且我们来这边本来就有派遣补助的。”
听到江成因为大家收香烟的事情,要给大家单独每人每月一条香烟,许伟是连忙拒绝。
他们在这边也没少领厂里的福利,厂里发放的福利东西,可以让家人带领,也可以安排车队送到这边来。
而在办事处这边,因为这个办事处竟然带动了一个‘特殊’商店。为国家也赚取了一些外汇,外贸易部这边平时也照顾这些人的,会送一些慰劳品过来。
其实江成有些地方还没有看见,这除了特殊商店,不远处还有一家特殊饭店呢。也是专门收侨汇卷的,而那饭店成为了办事处的内部食堂。
许伟他们被调过来,目前基本上都是单身一个人,弄饭比较麻烦。而且来这边办事的很多都是合作商派来的办事员,人家也是拿工资的,不可能去大饭店消费。
有一个中等的饭店就很不错了,所以弄一个特殊的饭店也正好合适。
许伟他们在这边‘食堂’吃饭,比在昌城汽车厂那边实惠多了。饭票虽然一样,但是菜品有照顾,价格花的一样,吃的比汽车厂的食堂好多了。
许伟也没有隐瞒,把在广州这边办事处的情况认真的汇报了一下。表示一定会整顿大家作风的问题,还有大家办公的态度问题。
大家的态度的确是在昌城汽车厂那边弄习惯了,有点像饭店有编制的服务员看不起普通来饭店吃饭的人。因为有编制的服务员工资又不需要依靠顾客发,看人下菜很正常。还有一些供销社的人员态度也是有些高傲的。
办事处内部的事情,江成也不想说太多。指出来就行了,让人家许伟这个科长去改正一下就行了。
“许科长,合作商的联系方式你这边都有,你安排人联系一下合作商的负责人。如果你这边不好联系的,让外贸易部帮忙联系。就说我们要推行面包车和新的车用技术。”江成对许伟交代事情道。
“好的,江总工。”许伟用小本子记录下江成交代的事情道。
“还有外贸易部那边有没有交代,那边展示的汽车,只对没有合作商人的地方销售。并且还需要限量销售。”江成询问道。
“嗯,这事情李主任前些天就交代了,我们也通知了外贸易部那边。”许伟立刻点头回应道。
现在昌城汽车厂依然是产量受限的问题,要多方面照顾,汽车产量就算再翻几倍都是不够卖的。
但是又有可能不需要你造那么多,够级别坐车的人并不多。像有些部门分到了一辆车,可能十年甚至二十年,也就这样一辆车了。
像红旗轿车,它制造出来的目标就是接待外宾的礼仪车,一年只需要二十多辆的产量就满足了需求。先满足中央,再慢慢到地方,一个省可能一辆车就够了。
而昌城汽车厂,真的要扩张产量其实不难,直接换一个地方再建一个大型的汽车厂,比如二汽。
其实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在五三年就提出了,那时候第一汽车厂的解放车还没出来。因为感觉一个汽车厂不够,就提出要不要再建设一个。
甚至在五三年,就已经把二汽选址在了武昌。但是因为一些问题,导致在五五年都没开始建设,并且把地址改到了四川成都。
改了地址后,又因为建设规模大小和具体地址的问题一直在争论。历史上是五七年二汽建设的项目下马了。
而昌城汽车厂的出现,也算已经改变了历史,因为昌城有了制造汽车的工厂,二汽建设的项目更早下马了。
但是可以根据二汽的建设历史来证明,国内对汽车的需求并不是优先级。最少历史上有第一汽车厂后,有了一定的汽车供给,汽车需求量就变得可大可小了。
现在昌城汽车厂在广交会和与合作商出售的火热,也没有接到上面的指示,让昌城汽车厂干脆再弄一个大型的工厂,专门对外销售汽车。
而江成也不敢那么干,挣的钱又不是他的,出了问题是要担责的。
上面没下指示,说不定就是怕出问题要担责。可能在等着昌城汽车厂这边主动申请大型的扩建呢,因为谁申请的可能谁担责。
江成这边现在连这边汽车商会的副会长都不敢当,连会员身份都没有。就怕几年后,因为这个不是国内官方的身份,给牵连上。
事情跟许伟交代完了,江成来这边也得谋点私了。在这边换点侨汇券,他也想去那个特殊的商店逛逛,多买点东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