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合力买米(2 / 2)
于文英和田卫民拖了院子里的小板车,一家一家地问过去,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把整个农贸市场所有能买的米都买了个干净。
还有一些摆在外面卖的,他们也全部收割了一遍,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只买到两千斤米,距离女儿说的四五千斤还有一大半的缺口。
两人拖着一板车大米回来,于文英一看到夏若兰,立刻汇报情况。
“只买到两千斤大米,而且农贸市场那边的米已经被买光了,短时间内可能没有米卖。”
夏若兰眼珠子一转,这个事情势在必行,绝对不能耽搁,不然他们接下来的生财之路就要泡汤。
“明天上午,你们去临近的村子,特别是那些受暴雨波及比较小的村子,用高于市场价一分钱的价钱,挨家挨户的去收,总是有贪财的人会把米卖给我们的。”
夏若兰眼珠子一转,立刻有了主意,他们必须尽快行动,再拖延下去,等到大家意识到之后的问题,估计很多人就会囤着大米坐地起价。
别说高于市场价一分钱,就算是高于三分,有些人也不见兔子不撒鹰,还是想要更高的价钱,把米压在手上不肯卖。
“好,咱们家的女儿就是主意多,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田卫民一拍脑袋,觉得女儿说的这个方法确实可行。
第二天一早,夏若兰吃过早饭就去郑老先生的医馆坐诊,于文英和田卫民拿着女儿给的钱兴冲冲的去了邻村收购大米。
邻村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好,而且这边的降水量远远比他们村里更低,地里的水稻虽然受到一些影响,但并没有惨到颗粒无收。
因为听从女儿的建议,是以高于市场价一分钱的价格收购的大米,村子里的人只要有米多的,都兴冲冲的把家里的米搬出来卖掉,有些人甚至把自己正在吃的米都给卖了。
他们的想法非常简单,现在把米高价卖出去,到时候再去市场上低价收,这一来二去,中间可以赚一分钱的差价,总是不会亏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田卫民夫妇很快就收集到了三千多斤大米。有人花完了身上所有的钱,这才拖着板车高高兴兴地回家。
想起以前家里种的粮食,收获之后算准了当年的口粮,有多的都是拿去卖掉,现在反过来竟然成了收粮食的人,夫妻两个感慨万千,总觉得风水轮流转。
五千多斤大米,把一个空房间堆得满满当当,看着这些堆积如山的粮食,于文英又在操心着怎么把它们换成钱,毕竟这次投入,女儿为了买大米,直接投了一千块钱。
下午夏若兰坐诊回来,看到爸爸妈妈收回来的粮食,心里很是满意,原本还想带他们买些蔬菜,明天就开始开工,谁知道正准备出门,就看到温自强挑着两大担蔬菜过来敲门。
别人家的蔬菜都是露天放置,他们家却提前搞起了大棚,不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这些蔬菜,更是因为反季节供不应求,导致售出的价钱更高。
这次西山村的大暴雨,对很多人家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他们家所形成的影响却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