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丈夫(2 / 2)
公孙弘望着三大弟子,告诫道:“出身富贵,亦非光荣,坚韧不拔,方成大器。”
玲珑心虽好,世事洞明,但不是看得明白,就能把握住机遇,躲得过失败。
兄长功高盖世,权倾朝野,也不是自己依仗,狐假虎威,终不能长久。
家学渊源惊人,操纵大势于性起,玩弄人心于股掌,必当以此而兴,以此而亡。
一遇挫折,便松散懈怠,日后是成不了大器的。
大丈夫行于乱世,当光明磊,即使处于逆境,也当屈身守份,以待天时,不可与命抗争也。
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也。
墨子墨、霍光、陈莫神情肃然,躬身受教道:“是,老师。”
“莫儿。”公孙弘望向了陈莫。
“老师?”
“陈家的忠诚演绎是牺牲所有陈家门客,仅留亲近族人吗?”
“是的,老师。”
陈莫惊讶了下,点头承认,又担心老师认为自己嗜血,解释道:“请老师相信,那些门客没有无辜之人。”
大汉贵族、官僚阶层中,养门客风气十分盛行,这一传统源于春秋战国之世的“养士之风”,并在大汉初年因政治格局和人才流动的需要而再度兴起。
门客多为士人、谋士、游侠等,他们依附于权贵,为主人提供智谋、武力或处理事务,是主人扩充势力、提升声望的重要助力。
同时,养客也是权贵之间炫富和竞争的手段,如孟尝君、吕不韦等均以养众多门客著称,本朝的窦婴、田蚡,甚至是死去的淮南王刘安,都曾门客数千。
门客与主人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义”为纽带,合则留,不和则去,门客常在不同权贵之间流动。
门客中既有才学之士,也有武勇之徒,甚至包括一些品德不端者,整体呈现出“正”与“邪”并存的局面。
陈莫之父陈何,就是倒在“邪门客”的身上,经常在酒后与邪门客招摇过市,然后发疯抢夺他人妻子当街淫乐,招致弃市之刑,连爵位带封国一并丢掉。
在父亲死后,陈莫接过陈家大权,不仅没有对导致家族败的门客动手,反而纵容邪门客逐“正门客”,所为不是别的,就是要在关键时候“借”邪门客及全族脑袋一用,是以报父仇也好,以报家恨也罢,总言之,陈莫就是要报仇,就是要让那些人死!
公孙弘默了一下,继续道:“入我门下,即入公羊,大复仇之下,父仇家恨,为师无法阻你,只是在此事过后,接过绣衣使事的你,要记起陈家黄老道学传承,‘经世’、‘致用’、‘修行’,如此,方能长久。”
伤天和者多修行。
陈莫正色道:“弟子谨记。”
墨子墨愣住了。
霍光人都懵了,什么跟什么啊,凭什么新来的师弟一跃要成大汉绣衣使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