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章弃如敝履(2 / 2)
在戚遥的劝说下,胡小玉终于肯收下短剑,只是一个劲跟她道谢。
戚遥再端上糕饼盒子,“这些可好吃了,小玉你尝尝。”
胡小玉有些不好意思,拿了块最小的,尝了之后开心地点头,“我还从没吃过这样好吃的糕点!”
“嘿嘿。”戚遥坐在床边踢了踢腿,和小玉一边吃糕点一边聊天。
别看小玉平日里闷声闷气,规规矩矩,其实都是被这里严苛的规矩给打压的。小玉和她年纪差不多,认识了她之后话多了起来,慢慢的近乎与她无话不谈。她们两个性子随和,还一样爱吃,越聊越投缘。
能在这儿交到真心朋友,是件难能可贵的事。
私底下小玉也同她说了一些别人不敢说的宫闱秘闻。
在姓赵的皇族里,戚遥最关心的莫过于恒王父子。太子重病,陛下明明可以对次子寄予厚望,却偏偏不拿次子当儿子,还把自己唯一的孙子打发去蜀中当小兵,谁家爷爷做得出来?
小玉告诉她,陛下一直都不待见恒王。当年的陛下和皇后娘娘十分恩爱,生养了一双儿女,陛下还为皇后虚设六宫。有次陛下喝醉了酒,和一个宫女有了恒王,陛下当初就不想认这个儿子,更不想留母亲。
皇后贤惠,劝说陛下留下了孩子,可皇后再大度也是个女子,夫君做出这样的事,妻子心中多少都会有根刺,便对陛下大不如前。
陛下悔不当初,世上偏偏没有后悔药,所以陛下就视恒王的出世为他犯下的大错,根本不想认这个儿子。
起初只是不待见,后来不待见就变成了厌恶,这同皇后娘娘薨逝有关。据说当年皇后娘娘乃是突然暴毙,薨逝得离奇,不久之后,一向康健的太子也患上了顽疾。
一时间宫里谣言四起,说皇后娘娘的死和太子得病都是恒王害的,没了太子,恒王就是皇位唯一的继承人……
发妻和嫡子突遭大难,陛下深受打击,一时间分不清谣言和事实,对恒王的成见加深。陛下命飞羽司彻查,当年的飞羽司却没能查出个一二,陛下大怒,还将当时的都统革了职。
没有证据,陛下就没有对恒王狠下杀心,但心里对恒王已是万分憎恶,他当即封赐了恒王这个封号,意味着恒王一辈子都只能是个王爷,永远没有即位的可能。
一个皇子被父亲大张旗鼓地剥夺了即位的权利,还遭父亲厌恶,弃如敝履,天底下还有谁会敬他这个皇子?
那日赵子寅也同她说过一些,只说了他为什么会在蜀中,如今又为什么回来。
太子没有儿子,而恒王却生了赵子寅,陛下心中不快,也怕恒王“贼心不死”,就将赵子寅打发去蜀中那样的地方当小兵,父子多年未曾相见。
戚遥还记得恒王当初在乾元殿外跪求过陛下,那个时候恒王求的就是把赵子寅从蜀中调回来,因为恒王听到了风声,知道蜀中守将有叛乱的苗头,担心叛军会拿赵子寅这个皇孙开刀。
要不是傅时颐及时赶到,劝退了恒王,还平息了陛下的火气,只怕赵子寅不光回不来,恒王他老人家的日子还会惨上加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