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传道授艺(2 / 2)
端木齐夜不能寐,来到悬崖台边将君山派的剑法舞了一遍又一遍。
一直练到深夜,汗水湿透了衣衫,端木齐收起长剑,心中疑虑不减反增。
端木齐喘着粗气躺在雪地上,或许冰寒的白雪能令他烦躁的心获得一丝平静。
就在端木齐准备回山洞入睡的时候,一道轻快到只留下残影的白发麻衣老者现身于他刚才舞剑的地方,将他方才所使用的君山派剑法一一舞了一遍。
端木齐方才的剑法按部就班,从头到尾,由浅入深。然而这个老者却使用得杂乱无章,似是而非,然而一切却又是那么的水到渠成。君山派的剑法他自幼修习到如今苦练不下千余遍,他第一次见识到原来君山派的剑法还可以这般使用,同样的剑法打乱了章法使用出来的威力却是倍增。
老者舞剑速度极快,快到到让人目不暇接。
“哗……”原本平静的地面雪花四起。
老者将君山派的整套剑法舞完,头也不回便消失在雪地上。
“前辈!……”端木齐高声连叫数声,均得不到回应,只能作罢,心道:原来君山派的剑法还能这么用,只是方才那位前辈出剑实在太快了……等等……快!对!就是要快!
端木齐似乎找到了其中的诀窍,对一扫心中的阴霾,重拾对君山派武功的信心,重新抽出宝剑,以最快的速度,打乱剑法的章序再次将君山派的剑法使了一遍。
然而他始终未能发挥出如老者所使用的剑法一成威力,也没有那般行云流水。
按理说,君山派的剑法他滚瓜烂熟,绝不至于如此。
端木齐陷入长长的沉思再次舞起剑来,希望能将剑法融汇贯通自成一派,领悟出属于他自己的剑法。方才老者使用的每一招似乎都没有使完便迅速变换剑招,一切都是那么的浑然天成。
端木齐有所领悟越练越顺手,收招负剑而立,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即便是寒冬腊月,端木齐额头上也渗出了淡淡的汗珠。
一个人要将十几年来的习惯一一推倒,重新适应其他的东西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端木齐嘴角泛起浓浓的笑意,心中高兴不已。
这时躲在雪山角落暗中观察的老者满意地一捋白须,心中大感:孺子竟可教也。
次日清晨,端木齐自然而醒。
多年来在华建伟的严格要求下,他养成了早起练剑的习惯,十余年如一日。
端木齐来到悬崖边,一如昨夜那般,不再拘泥于招式,随心而为。
虽然大有改观,然而他始终达不到昨夜老者的那般效果。
端木齐归剑还鞘,心道:昨夜那位前辈是何人?竟对本门剑法了解如此之深,要是他能现身来指点几招我必然受益无穷。
端木齐心中突然冒出来有一个疑问,忍不住猜测那老者的身份来历。对君山派的剑法造诣如此之深,即便是恩师亦是万万不及。难道这位前辈是我君山派的老前辈?端木齐连忙摇头,收起心中的怪诞想法。
端木齐正想转身回山洞内静心领悟君山派剑法的精髓,当他看到无声无息出现在他身后的老者顿时被吓了一跳。
“前辈,您吓坏晚辈了。”端木齐对着老者挤眉弄眼,样子非常滑稽。
老者赞赏地看了他一眼,沉声道:“不错,一夜之功便能有这么大的改变,孺子可教。”随后又忍不住叹道:“多好的良才璞玉,差点毁于华建伟那小子的手里。”
端木齐听得出老者这是在指责自己的授业恩师,心中略有不悦。当他听到眼前这个老者称呼自己的恩师为小子,知道此人与君山派的渊源恐怕不浅,心中对老者的身份已经确认了七八成。
端木齐开口说道:“前辈,师傅待我如亲子,恩同再造,还望前辈……留几分尊重。”
老者目光如炬,岂会看不出端木齐心中的那点小九九,哈哈大笑道:“不错!君山派后继有人,我心甚慰。”
端木齐对老者这话,已经百分百确定他就是君山派的老前辈。
端木齐上前一步双手抱拳作揖,恭敬地说道:“前辈难道是……”
老者眼中陷入了短暂的回忆,沉声道:“老夫乃君山派封剑平,论辈分,你的师父都要称呼老夫一声师伯。”
端木齐心中高兴万分,如今有缘得以遇见君山派的前辈高人,对自己武功的长进必然大有裨益。端木齐恭敬地跪倒在老者面前拜道:“封太师伯在上,请收徒孙端木齐一拜。”
老者轻轻点头,隐居多年的他早已看淡世事,不再拘泥于俗世的繁文缛节。通过短暂的接触,心中对这个徒孙的人品非常赞赏。
端木齐**不羁,思想活跃,尊师重道,非常对他的胃口。
“老夫早已封剑退隐,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没想到当年堪与两大剑派比肩的君山派竟然没落如斯,人才凋敝至此。”老者想起君山派的辉煌,感叹今日的衰败。
端木齐再次跪倒在老者面前,诚恳至极地请求道:“请太师伯传授徒孙顶尖剑法,重振我君山派声威。”
封剑平一个转身,丢下一句话:“你且随我来。”
端木齐知道封太师伯答应他的请求,心中狂喜不已。
端木齐一路尾随封剑平走进山洞,一路走来端木齐见封太师伯一句话也没有说,脸上却出奇的凝重。只见他打开一道石门,石门的石室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墓碑,墓碑上的碑文无一不是君山派的各位老前辈。
看到这一幕,端木齐心中惊诧不已,君山派这些老前辈的名字他竟然一个也没听说过。照理说,作为君山派的老前辈又怎会埋骨于此,此事大大有违常理。最吸引他眼球的是刻在石壁上的剑招,这些剑招精妙无比。当他随封剑平来到第二个山洞,景象与第一个山洞却是出奇的相似。
看到石壁上的剑招,端木齐瞳孔顿时放大数倍。虽然他武功不怎么样,石壁上的有些剑招他还是能看懂不少,暗中将两个山洞的剑招一对比,端木齐知道这些剑招都是为破解对方的剑法而创。都是一门同仁,双方却在绞尽脑汁的寻找对方的剑招破绽创立破解之道,真是咄咄怪事。
石壁上满满的深深剑痕虽然饱经岁月侵蚀,似在诉说当年的惨烈激战。
端木齐刚想开口询问,以解胸中满腔疑惑。
封剑平摆了摆手,似乎陷入回忆,提着一副沧桑的嗓音说道:“这些都是我君山派的剑法精髓,你可要好好研究,悟透。这石壁上的剑法,有很多是你师傅都不知道的。”
封剑平随即转身离开,背影显得有些苍凉和孤独。
端木齐看着石壁上的精妙剑招,他一招也不愿意错过。石壁上的剑招总共一百六十二招,两个石室各半。端木齐境界不够,石壁上的剑法他七零八落也就看明白个两成。好在他记性不错,花了一整晚的时间依瓢画葫芦,便悉数记下。
一晚的时间弹指即逝,端木齐一整晚都没有睡,当他走出石室,看到了也与自己一般一整宿不眠的封太师伯一个人站在悬崖边上怔怔出神。
端木齐来到封剑平身后,抱拳询问道:“敢问封太师伯,当年君山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何本门绝学不能流传下来……”
封剑平听出徒孙语气中对门派绝学失传的惋惜,封剑平陷入漫长的回忆之中自言自语道:“这都是发生在五十年前的事情了,这场突发变故还得从一部《天鉴录》说起。这部天下武学奇书的出现可谓引起了江湖中的血雨腥风,当年我的两位师兄尹剑清、成剑明无意偶得此书残卷。或许是造化弄人,此书的残卷还被一分为二。两位师兄各执一份,正是如此才引发了门派争议。当年的君山派门中分成两派人,十余年来争执不下。谁诚想,两人各执一词的意气之争竟愈演愈烈。几年后,君山派中又引发了掌门之位的争夺,门中败类竟然勾结圣门谋害同门。一夜之间君山派高手尽数被暗算丧命,二代精英弟子也几乎命丧黄泉,唯独留下那么几个不成气候的弟子苦苦支撑到今天。可怜我君山派的无数武功绝学十不存一,流传下来的武功秘籍均是不入流,可堪用的更是寥寥无几。石壁上的那些剑招有一半以上都是二代精英弟子所记录。我的师兄弟们几乎都把一生所学都带入了坟墓,君山派的无数武功秘籍一夜之间也被各势力洗劫一空……”
封剑平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连着说了好几个时辰。
端木齐侧耳倾听一句也不敢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