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皇明 > 第213章 黜虚求实,禁报集权

第213章 黜虚求实,禁报集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探文震孟。”

孙慎行犹豫片刻,还是上前说道:“陛下,探之选,恐有不妥。”

朱由校眉头微皱,问道:“有何不妥”

孙慎行回答道:“祖宗旧制,探郎当选姿仪俊逸者。文震孟虽才学出眾,然其已过而立,若列鼎甲,恐难符『探』本意。”

文震孟虽才学出眾,却已年过而立,面容清瘤,眉宇间儘是风霜之色,哪比得上年轻贡士面如冠玉、风度翻

若真点了文震孟,只怕明日京城茶馆里就要传出『天子选了个老探』的笑谈。

“便选傅冠为探。文震孟......第四名。”

见天子开口,孙慎行如蒙大赦,当即高呼:“陛下英明!”

朱由校眸光微敛,指尖在龙纹扶手上轻轻一叩。

“剩下的事情,便交由诸卿了。”

眾臣屏息垂首间,少年天子已霍然起身,出殿离去。

“起驾~“

司礼监太监尖利的唱喏刺破殿宇。

锦衣卫力士执戟开道,弯仪卫高举五明扇分列两侧,那鎏金御攀在烈日下灼灼生辉,恍若一轮移动的骄阳。

朱红宫门次第洞开,仪仗如赤色潮水漫过甬道。

帝琴之上,皇帝眼神闪烁。

选倪元璐为状元,是为全那『君臣秉烛”的佳话。

天子亲自掌灯选出的寒门状元,足够让茶馆酒肆说上三个月,更能让天下寒士看到希望。

定卢象升为榜眼,是朱由校重视此人才能,这样能文能武,且能学习接纳皇明日报新锐思想的臣子,正该重用,日后丟去九边磨礪,来日必成国之栋樑。

至於文震孟,如今已经替锦衣卫干活了,这种听话的帝党臣子,自然是要儘快超拔,日后居於朝中显要之位。

掌控朝堂,不是靠皇帝喊喊就能完成的,也不是靠杀能杀出来的。

还是要手底下有听话的臣子,有能为你办事的臣子。

而这样的臣子,越多,他对朝堂的掌控便越强,说的话,才越有用。

天子是九五之尊,但如果,没有爪牙驱驰,又算得了什么

皇帝驾的仪仗渐行渐远,方从哲仍立在文华殿前的汉百玉阶上,官袍被烈日晒得发烫。

“元辅..:”孙如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著几分迟疑。

方从哲没有回头,只是抒著白的鬍鬚轻嘆:“你瞧见了吗陛下选的这三鼎甲,倪元璐的《理財十疏》句句见血,卢象升的《论財策》字字鏗鏘,就连那替补的傅冠,也是以实干之策见长。”

“自嘉靖朝严分宜掌枢以来,朝野崇尚清谈已近百年。多少翰林学士终日以吟风弄月为能事,

奏疏里儘是『子曰、诗云”。可今日陛下御笔圈定的这三甲,哪个不是带著泥土味的策论清丈田亩、整顿漕运、改革军制,这哪是在选翰林待詔,分明是在挑封疆大吏的苗子!”

方从哲望著四散的鸟雀,忽然想起上月皇明日报上那篇《论实务人才之培养》的社论。

当时他只当是陛下的新鲜把戏,如今看来,这是陛下早有预谋。

“首辅是在担心士林风向”孙如游试探著问。

“担心”

方从哲哑然失笑。

“老夫是怕之后国子监的讲筵上,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学究们,要对著满堂背诵《盐铁论》的监生目瞪口呆了!”

“你且看著,不出三月,京城书肆里的《农政全书》《河防一览》都会卖断货。那些寒窗苦读的举子们,怕是要把水田利病、漕运章程之类的字眼,也掺进八股文里了。”

八股文中加实干,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方从哲不敢质疑,就看到时候,事情如何发展罢!

感慨一声之后,方从哲马上回过神来,將注意力放在殿试的事情上。

“今日时间紧,任务重,莫要耽搁时间了。”

前三甲一经钦定,阅卷、填黄榜、撰写传臚贴子、筹备翌日破晓时分举行的传臚大典...便要渐次进行。

从钞印张榜到礼服调配,从仪程排练到百官站位,桩桩件件皆需在暮鼓敲响前安排妥当。

此刻的文华殿外,捧著卷宗疾走的吏员、核对名单的礼官、运送冠服的杂役往来如梭,

时间之紧迫,可见一斑。

另外一边。

皇帝回到乾清宫,照例坐在御案前批阅奏章。

殿內檀香袋袋,烛火映照著他专注的侧脸。

这时,贴身太监魏朝弓著身子,小心翼翼地捧著一个红漆描金的托盘走了进来。

“皇爷。”

魏朝满脸堆笑,声音里带著几分討好。

“储秀宫的娘娘特意给您送来了谢恩摺子,还亲手绣了个锦囊呢。”

朱由校闻言抬起头,手中的硃笔轻轻搁在笔架上。

储秀宫里住著的正是他亲自选定的未来皇后张嫣。

再过些时日,等大婚典礼一过,这位温婉贤淑的女子就要正式成为大明的皇后了。

想起选秀那日,张嫣在一眾秀女中脱颖而出。

她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还有犀利的言辞,都让朱由校印象深刻。

如今她送来谢恩摺子和亲手缝製的锦囊,想必是感念当日赐玉之恩。

朱由校接过锦囊细细端详。

只见锦囊上用金线绣著一条腾云驾雾的五爪金龙,每一片鳞甲都栩栩如生,针脚细密整齐,看得出是了不少心思。

凑近一闻,锦囊散发著淡淡的龙涎香气,既不浓烈刺鼻,又让人神清气爽。

他轻轻展开谢恩摺子,上面娟秀的字跡写著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朱由校看完,嘴角微微上扬,温声道:“朕知道了。”

说罢,便將锦囊系在了腰间玉带上,又將摺子放回魏朝捧著的托盘里。

见魏朝仍站在原地不动,朱由校眉头微,沉声问道:“还有何事”

魏朝那张胖脸上堆满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陛下圣明,是西厂提督王体乾发现一事,特意让奴婢稟告皇爷。”

朱由校心中一动。

堂堂的西厂提督,居然还要听命魏朝

看来,这王体乾还想著扮猪吃老虎。

这分明是要鼓励魏忠贤与魏朝相爭,自己好坐收渔利。

王体乾这老太监,也想做余则成是吧

朱由校面上不动声色,淡淡道:“说吧,什么事“

“回皇爷。”

魏朝压低声音,说道:“自《皇明日报》刊行以来,影响巨大,民间竟有人效仿。如今京城有人办《復社日报》,江南那边更是出了份《东林日报》。此事若不及时处置,只怕那些读书人要蛊惑百姓了。”

朱由校闻言,眉头顿时紧锁。

好大的胆子!

竞敢与朝廷爭夺话语权

他修长的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眼中寒光一闪。

这已经不是普通读书人,必须出重拳!

“让內阁擬旨。”

皇帝的声音冷得像冰。

“即日颁行禁报令:凡未经司礼监钞印、內阁副署之民间小报,著五城兵马司尽数查抄。主笔之人按《大明律》谋逆罪论处,主犯凌迟,从犯梟首,三族流放琼州!”

“奴婢...奴婢即刻去办!”

魏朝颤抖著正要退出,忽又被叫住。

只见朱由校摩著锦囊金线,似笑非笑道:“且慢。告诉魏忠贤、王体乾、骆思恭,东厂、西厂、锦衣卫暗探三日內要摸清这些逆报的资金来路。朕倒要看看,是哪家豪绅在背后捣鬼。”

那些胆敢私办报纸的狂徒,怕是忘了万历年间『妖书案”的血训。

当年万历皇帝为禁绝民间谤议,將生光凌迟处死,家属发配边疆充军。

而今他朱由校既要效太祖雷霆手段,更要学成祖的诛心之策,明日就让《皇明日报》头版刊出詔狱惨状,叫天下读书人看清妄议朝政的下场。

朝廷能干的事情,你私人可不能干。

知不知道什么叫垄断

知不知道什么叫思想控制

朕予则取,朕夺则废!

朕未许之事,你若敢擅行..

那便试试,是你的脖子硬,九族嫌人多,还是朕的詔狱刀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