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皇明 > 第232章 宪台整饬,天津三卫

第232章 宪台整饬,天津三卫(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32章 宪台整饬,天津三卫

永乐二年冬月,明成祖朱棣下诏,在“天子渡津”之地设立天津卫,并命工部督建天津城垣。

初筑的城墙以黄土夯实,形制独特——南北短促,东西绵长,宛如一柄横卧的利剑,镇守渤海之滨。

历经近百年风雨侵蚀,至弘治四年,朝廷拨银重修卫城。

城墙不仅全面加高、增厚,更以青砖条石包砌,四座城门楼台亦重建一新。

竣工之日,工匠在每座城楼前悬挂鎏金匾额,分别题刻“镇东”“定南”“安西”“拱北”四字,昭示朝廷威仪,震慑四方。

此刻,在“镇东”匾额投下的阴影中,天津分巡道佥事陈奇瑜正负手而立,目光如炬,紧盯着官道尽头。

夏风卷起他的官袍,却吹不散眉宇间的肃杀之气。

在他身后三步之距,三道人影如铁塔般矗立。

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手按绣春刀,天津海防同知钱士晋苍蝇搓手,天津饷司黄运泰负手而立。

三人神情各异,却同样屏息凝神,静候京营铁骑的到来。

“兵宪老爷,这都等了一个时辰了,京营的人马连个影子都不见,莫不是要拖到明日才来”

许显纯焦躁地踱着步子,绣春刀的刀鞘不时磕碰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抬头望了望天色,日头已经西斜,城楼上的镇东匾额投下的阴影越来越长。

这位锦衣卫指挥佥事心里憋着一团火。

想他在京城时,每日都能在魏忠贤跟前露脸,时不时递个话、传个信,那才叫风光。

如今被发配到这天津卫,远离权力中心,他只觉得自己的含权量直线下跌。

就像这夏日的太阳,眼瞅着就要沉下去了。

许显纯忍不住又摸了摸腰间的牙牌,冰凉的触感让他更加烦躁。

不能常在魏忠贤跟前奉承,他这官位还怎么往上爬

再过些日子,那些个会来事儿的同僚,怕是早把他的位置给顶了!

“应是今日到的,再等等罢。”

陈奇瑜的声音平静如水,但眼神却闪烁不定。

他负手而立,目光始终盯着官道尽头。

此番奉旨巡查天津,在锦衣卫指挥佥事许显纯的鼎力协助下,陈奇瑜以雷霆手段彻查天津三卫。

随着调查深入,一桩桩触目惊心的罪证浮出水面,饶是陈奇瑜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天津三卫(天津卫、左卫、右卫)额定兵力五千六百人,实际兵员竟不足两千。

那些空额粮饷,早被各级军官中饱私囊。

更令人震怒的是,本该保境安民的漕军,竟与本地商户沆瀣一气,盗卖朝廷粮米,暗中形成津门漕帮这等黑市势力。

天津卫指挥使张尔心更是荒淫无度,终日沉湎酒色。

校场荒废,野草疯长足有三尺之高,锈蚀的兵器散落其间,宛如乱葬岗般凄凉。

最令人发指的是,七成军田被军官私占,世代戍边的军户竟沦为权贵私奴,在鞭笞下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当陈奇瑜提出整饬军备时,三卫世袭军官立即结成同盟,明里暗里处处掣肘。

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蛛网,将天津卫裹挟得密不透风。

面对如此局面,陈奇瑜不得不暂缓行动。

没办法,手中无兵,不敢轻举妄动。

“来了!京营的兵马到了!“

天津饷司黄运泰突然高喊一声,手指向官道尽头。

只见远处尘土飞扬,如黑云压境般滚滚而来。

随着马蹄声渐近,一支精锐之师赫然显现。

兵卒们身披锃亮铁甲,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冷冽寒光。

个个虎背熊腰,步伐整齐划一,踏得地面微微震颤。

为首三员大将更是威风凛凛,正是神机营参将赵率教、神枢营参将祖大寿、神武营参将黄德功。

陈奇瑜见状,立即整肃衣冠快步相迎,拱手道:“三位将军星夜驰援,本官在此恭候多时了!”

赵率教等人见宪台亲迎,连忙滚鞍下马。

三人单膝跪地,抱拳行礼:“末将参见宪台大人!”

虽见三位参将品级皆高于自己,陈奇瑜却坦然受礼。

他腰间悬挂的尚方宝剑在鞘中轻鸣,仿佛在提醒众人:此刻站在这里的,是代天巡狩的钦差大臣。

陈奇瑜亲自上前,将三位参将一一搀扶起身。

他目光灼灼地望向赵率教,沉声问道:“不知三位将军此番带了多少精锐前来”

赵率教抱拳回禀:“回禀宪台,末将等各率本营两千精兵,合计六千人。”

他顿了顿,又解释道:“原本三营共有九千将士,但京畿重地不可不防,故留三千兵马驻守练兵。”

陈奇瑜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微微上扬:“六千虎贲足矣!”

他当即正色道:“事态紧急,为免走漏风声,还请三位将军暂且忍耐鞍马劳顿。当务之急,是要先拿下天津三卫那些蠹虫!”

说着,他压低声音:“据可靠消息,三卫世袭军官此刻正在指挥使司衙门议事。若让他们察觉京营来兵,必会逃回各自卫所调兵抵抗。届时兵戎相见,徒增伤亡不说,更会惊扰百姓。”

陈奇瑜从袖中取出一份密函,上面详细标注着三卫军官的罪证与动向。

“这些蛀虫盘踞天津多年,根深蒂固。今日必须雷霆一击,方能永绝后患!”

“请宪台大人示下!”

赵率教、祖大寿、黄德功三人齐声应命。

陈奇瑜目光如炬,沉声部署:

“赵参将率本部精锐随本官入城肃清乱象,祖参将即刻接管三卫所辖军营,黄参将务必封锁海河各码头要道,绝不可放走一人!”

说罢抬手一挥,十余名锦衣卫缇骑快步上前。

这些番子个个目光锐利,对天津城内情了如指掌。

“诸位将军若有不明之处,尽可询问他们。”

陈奇瑜手指这些锦衣卫,说道:“他们对天津三卫的底细,比本地耗子还清楚。”

“末将遵命!”

陈奇瑜微微颔首,手按尚方宝剑的剑柄。

“时不我待,即刻行动!”

随着陈奇瑜一声令下,六千京营精兵如臂使指般分作三股铁流。

赵率教亲率三百铁骑紧随陈奇瑜入城,马蹄声如雷震般碾过青石街道。

他们首先以迅雷之势接管四门,重甲士卒把守各处要道,铁索横江般将天津城围得水泄不通。

城门守军还未反应过来,就被明晃晃的刀枪逼退到墙角,眼睁睁看着京营旌旗插上城楼。

铁蹄踏碎长街寂静,陈奇瑜率领京营精锐如疾风般直扑指挥使司。

甲胄碰撞之声刺耳,沿途百姓纷纷闭户,透过窗棂窥见这支杀气腾腾的队伍。

此刻的指挥使司大堂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天津卫指挥使张尔心将酒盏重重砸在案上,溅起的琼浆染红了舆图。

“诸位!”

他环视在座军官,声音嘶哑:“那陈奇瑜分明是要置我们于死地!再坐以待毙,只怕项上人头不保!”

左卫指挥使梅应文捻着胡须冷笑:“张指挥使莫不是醉了那陈奇瑜手持尚方宝剑,动他便是谋逆!”

“梅兄此言差矣。”

右卫佥事阴恻恻插话:“白莲教那些疯子在城外蠢蠢欲动,若是恰巧得知钦差行踪,也不是不可能,只要陈奇瑜一死.”

就在众人密议之际,堂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与甲胄碰撞之声。

一名总旗官跌跌撞撞冲进大堂,额头冷汗涔涔,单膝跪地时连声音都在发颤:

“指指挥使大人!大事不好!陈兵宪带着大队人马已到衙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