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皇明 > 第330章 陟罚臧否,重整乾坤

第330章 陟罚臧否,重整乾坤(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330章 陟罚臧否,重整乾坤

随着贼首徐鸿儒的头颅被李鸿基高高举起,战场的喧嚣在一瞬间停滞下来了。

绝大多数乱民望着那颗滚落在地的头颅,眼中最后一丝侥幸也化为乌有,手中的锄头、木棍“哐当”落地,一个个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

他们本就是被裹挟的农民,如今主心骨已死,哪里还有半分战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束手就擒。

人群中,几个满脸戾气的头目突然嘶吼起来,他们身上沾满血污,手中握着染血的刀枪,显然是造反以来手上沾了不少人命的悍匪。

“别信他们的鬼话!”

一个独眼头目挥舞着鬼头刀,唾沫横飞地喊道:“咱们是造反之罪,朝廷岂能容得下放下武器只有死路一条!”

“对!冲出去才有活路!”

另一个疤脸汉子接着喊道:“咱们还有十几万人,他们才两万多官军,杀不完的!便是二十万头猪,他们也得抓十天十夜,咱们拼一把,说不定就能逃出去!”

这番话像是一剂强心针,刺中了那些自知罪孽深重的贼人的软肋。

是啊,他们烧杀抢掠,手上早已沾满无辜百姓的鲜血,就算投降,朝廷也绝不会轻饶。

与其跪地受死,不如拼死一搏!

不少刚刚放下武器的乱民又重新捡起了家伙,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凶光,人群中再次涌动起不安的浪潮。

远处高坡上,袁可立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他眉头一皱,当即拔出腰间佩剑,剑尖直指乱军,声如洪钟般喝道:“所有投降者,立刻趴下!双手抱头!本帅在此立誓,绝不妄杀一人!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袁可立此话一出,身后的官军齐齐喊道:“所有投降者,立刻趴下!双手抱头!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数千人齐吼,声音传遍整个战场。

乱军之中顿时一阵骚动。

那些本就犹豫不定的普通百姓,听到“免死”二字,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噗通”一声趴在地上,双手死死抱住后脑勺,连头都不敢抬。

眨眼间,旷野上便趴下了黑压压的一片。

而那些依旧站着的,自然成了明军眼中再明显不过的目标。

“杀!”

袁可立一声令下,早已蓄势待发的明军将士如虎入羊群,朝着那些顽抗分子冲杀而去。

刀光剑影闪烁,惨叫声此起彼伏。

那些悍匪虽然凶狠,可在训练有素的明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更何况,周围全是趴在地上的降兵,他们连躲闪的地方都没有,很快就被分割包围,一个个倒在血泊之中。

没过多时,最后一个顽抗的头目被杨肇基一枪挑落马下,战场终于彻底安静下来。

只剩下满地的尸骸、武器,以及趴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降兵。

袁可立勒马立于高坡之上,望着眼前这片狼藉的战场,轻轻吁了口气。

此时,李鸿基被两名亲兵引着,来到了高坡之上袁可立的面前。

他右手依旧稳稳提着徐鸿儒的头颅,发髻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反倒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沉稳。

袁可立端坐于马上,目光如炬,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片刻后,他开口问道:“你就是自贼军中的内应”

李鸿基抬眼看向袁可立,见他身着轻甲,气度不凡,便知这便是官军主帅。

他当即放下手中的头颅,拱手行礼,朗声回道:“在下锦衣卫总旗,李鸿基!”

袁可立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对于李鸿基这个名字,他并非首次听闻。

在锦衣卫的卷宗里,曾有过关于此人的零星记载。

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皇帝在密信中竟特意提及了此人,说他是个造反的好手,且有做领军主帅的潜质。

先前袁可立还觉得皇帝此言或许有夸大之嫌,可此刻亲眼见到李鸿基,他心中便信了几分。

眼前这年轻人,身长瘦削,面色微黄,却生得“貌奇伟”,顾盼之间自有一股威严,身上更有着使不完的膂力,绝非寻常之辈,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

“你潜伏在贼军之中,又亲手诛杀贼帅,立下了大功。”

袁可立语气平和地说道:“本帅会将你的功绩如实上报朝廷,定不会亏待于你。”

李鸿基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再次拱手道:“多谢大帅!”

经此一役,他在朝廷的地位总算是有一些了。

起码做官老爷,是没问题了。

这些天来的隐忍与谋划,到底是没有白费。

袁可立看着他,又道:“此次平定闻香教之乱,你功不可没。只是这战后的事宜,还有许多需要处理,你且先下去休整,稍后还有要事与你商议。”

李鸿基却并未立刻转身离去,而是上前一步,脸上带着几分恳切说道:“大帅,城中贼军府库,属下已提前派兵控制住了。里面有白银数百万两,还有无数金银财宝,都是特意为大帅留着的。”

“哦”

袁可立闻言,眼睛陡然一亮,原本平和的神色添了几分讶异。

朝廷缺钱的窘境,他比谁都清楚。

麾下的京营士卒,军饷粮草大半都得靠着皇帝的内帑接济,户部那边早已是捉襟见肘,连正常的军饷都支应不出来。

若是这数百万两银子能入了国库,陛下也能少为京营的钱粮操些心,后续整顿山东的诸多事宜,也能多些底气。

他看向李鸿基的目光多了几分赞许:“你做得很好,这又是一大功。”

李鸿基挠了挠头,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都是为陛下尽忠,属下不敢居功。”

话锋一转,他话里带了些试探:“只是此番平定闻香教造反,属下在贼军中也招揽了不少人。这些人跟着属下出生入死,也算有些情谊,不知道能不能让他们留下来,为朝廷效力”

袁可立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问道:“你手底下,如今有多少人”

李鸿基脸皮倒是厚实,脸上不见丝毫慌乱,语气坦然地说道:“回大帅,属下手下约莫有两三万人马。”

“噗!”

袁可立差点没把刚喝进嘴里的水喷到李鸿基脸上,他盯着李鸿基,眼神里满是诧异,半晌才打趣道:“你这个内应,差点就做成贼首了。”

陛下之前说此人有造反天赋,当真是一点都没说错。

一个潜伏的内应,竟能在贼军中拉起两三万人马,这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李鸿基脸上依旧挂着笑,又追问了一句:“不知道这些人,可否留下来”

袁可立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两三万人,实在太多了。而且这些人大多是乱民出身,良莠不齐,不好管束。我给你三千人的兵额,你自行去招募精锐,编入军中。至于剩下的人,也别遣散了,我还有用。”

他心里自有盘算,既然要清理山东内政,光有李鸿基这样的白手套还不够,还得有些能做脏活累活的黑手套。

李鸿基那些没能被收编的乱民,熟悉地方情况,又不怕惹麻烦,显然是再好不过的对象。

李鸿基闻言,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虽然没能让所有手下都留下来,但能有三千人的兵额,也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他知道袁可立这般安排必有深意,便不再多问,拱手应道:“属下遵命!”

袁可立点了点头:“去吧,先把府库的事交割清楚,再去挑拣人手。剩下的人,你暂且约束好,听候调遣。”

“是,大帅!”

李鸿基躬身领命,转身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袁可立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这李鸿基,倒是个可堪大用的人才,只是日后如何驾驭,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而那些剩下的乱民,或许会成为他清理山东积弊的一把利器。

接下来的几日,曲阜城外的旷野上竖起了连绵的木栅栏,十数万投降的乱民被圈在其中,成了一处临时的甄别营地。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穿戴着青色袍服的推官们便已带着簿册走入人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