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鉴古知今,当出重拳(1 / 2)
第350章 鉴古知今,当出重拳
紫禁城。
文华殿内,熏香袅袅,暖意融融。
朱由校身着常服,端坐在御座上,目光扫过阶下躬身侍立的几位大臣与太监。
他正在听着《天鉴肃贪录》的编撰进度汇报。
阶下,东阁大学士孙如游为首,礼部左侍郎顾秉谦、少詹事黄立极、翰林院检讨冯铨依次排列,司礼监太监王体乾手持账册,站在最外侧。
这本《天鉴肃贪录》,是朱由校去年亲自下令编撰的,意在梳理历代贪官污吏的罪证,警醒朝臣,更计划日后纳入科举阅读书目,让天下读书人皆知贪腐之祸。
如今将近一年过去,终于到了阶段性汇报的日子。
“陛下,《天鉴肃贪录》已编撰至嘉靖朝,前朝贪腐之臣的罪证,已基本整理完毕。”
孙如游上前一步,躬身奏道,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郭桓案的粮税贪墨、纪纲的恃宠擅权、王振的祸乱朝纲、刘瑾的专权纳贿,还有焦芳、严嵩父子与鄢懋卿的结党营私,皆已详细记录在册,附有罪证与处置结果,可供后世借鉴。”
王体乾连忙上前,将手中的账册呈给内侍,由内侍转交到朱由校手中:“陛下,这是已编撰成册的部分,还请陛下御览。”
朱由校翻开账册,目光快速扫过页面。
只见上面对前朝贪官的记载详尽细致,从贪腐数额到具体罪状,再到最终的惩处,条理清晰,字迹工整。
他微微颔首,心中却并无太多波澜。
前朝的贪官早已化为尘土,再多的记载,也只是历史的陈迹。
“前朝的记载,做得还算周全。”
朱由校合上账册,目光落在几位编撰大臣身上,语气平淡却带着追问。
“那本朝的呢万历、泰昌两朝,乃至如今朕在位期间,那些贪腐之臣,为何迟迟未见录入”
此言一出,阶下的几位大臣顿时神色一紧,纷纷低下头,不敢与朱由校对视。
孙如游干咳一声,硬着头皮奏道:“陛下,本朝的情况较为复杂。那些已过世的贪臣,若其家族尚有子弟在朝为官,贸然录入,恐引发朝野非议;至于仍在世的官员,更是需谨慎核查,若有疏漏,怕是会酿成冤案,有损陛下圣名……”
“谨慎”
朱由校打断他的话,语气中渐渐透出几分不满。
“朕让你们编撰《天鉴肃贪录》,是要让天下人知晓贪腐必遭惩处,是要让为官者心存敬畏!可你们倒好,因为‘怕引发非议’‘怕酿冤案’,便对本朝的贪腐之臣视而不见”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扫过顾秉谦、黄立极等人:“朕记得,万历年间便有不少贪官污吏,还有如今朝中,那些中饱私囊的官员,你们就真不敢写进去”
顾秉谦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连忙躬身道:“陛下息怒!臣等并非不敢查,只是……只是《天鉴肃贪录》日后要纳入科举,关乎天下读书人的认知,若录入在世官员,恐其党羽借机生事,扰乱朝纲,臣等不得不慎重啊!”
“慎重”
朱由校冷笑一声,将账册扔在御案上,声音陡然提高。
“你们这般‘慎重’,是怕得罪权贵,还是怕引火烧身朕要你们编撰此书,是要肃贪腐、正风气,不是让你们做些粉饰太平、畏首畏尾的无用功!你们这么慎重,朕要你们作甚”
御座上的帝王动了怒,文华殿内瞬间陷入死寂,几位大臣与王体乾皆吓得浑身颤抖,纷纷跪地叩首:“臣(奴婢)有罪,请陛下恕罪!”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内侍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手持紧急奏报,快步闯入殿中,跪地禀报道:
“陛下!蓟镇八百里加急奏报!钦差杨涟奏报,蓟镇副总兵张士显、参将杜应魁等人叛乱,现已被平定,反贼或死或擒,同时抄得贪腐赃银一百五十余万两,另有军械、粮草被贪墨的详情奏报!”
“哦蓟镇有消息了”
朱由校的注意力瞬间被转移,脸上的怒意稍稍褪去,他抬手道:“快,将奏报呈上来!”
内侍连忙将奏报呈上,朱由校接过,快速翻阅起来。
当看到张士显等人竟敢勾结家丁、意图谋害钦差时,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当看到抄得一百五十余万两赃银,以及军械库空匮、兵员缺失的详情时,他猛地一拍御案,怒声道:
“好一群胆大包天的蛀虫!竟敢克扣军饷、私卖军械,甚至意图谋反!杨涟做得好!定要将这些人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他抬头看向阶下跪地的大臣,语气中带了几丝意味深长。
“你们都看到了蓟镇的贪官,敢贪墨百万军饷,敢对抗朝廷,若朕不严加惩处,若你们继续对本朝贪腐视而不见,日后大明的江山,岂不是要被这些蛀虫啃食殆尽”
孙如游等人连忙叩首:“陛下圣明!臣等知错!即日起,臣等定当书尽本朝贪腐,绝不姑息,定不辜负陛下重托!”
朱由校冷哼一声,没有再追究他们的过错,目光重新回到蓟镇的奏报上,心中已有了决断:
“传朕旨意,命杨涟暂代蓟镇巡抚之职,全权负责蓟镇清查事宜,务必将所有贪腐之臣一网打尽,追回的赃银,优先用于补发军饷、修缮边墙。
另命京营总兵挑选五千精锐,即刻赶赴蓟镇,协助杨涟稳定防务,防止蒙古与建奴趁机犯边!”
“遵旨!”内侍连忙躬身领命,快步离去。
文华殿内,几位大臣依旧跪在地上,心中却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蓟镇的这场平叛与清查,不仅让陛下看到了边地的贪腐之严重,更让陛下对本朝的肃贪决心越发坚定。
若是再像之前那般畏首畏尾,恐怕真的要触怒龙颜,丢了乌纱帽,甚至性命不保。
“你们退下罢,再如此畏首畏尾,这编纂《天鉴肃贪录》的差事,朕就另选贤能了。”
皇帝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凛然。
编撰《天鉴肃贪录》,若是功成,乃是大功,更不必说,这其中掌握着话语权。
这可是天大的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