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皇明 > 第372章 待价而沽,择主观望

第372章 待价而沽,择主观望(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372章 待价而沽,择主观望

努尔哈赤率领大军折返谷中,数万兵马沿着山脚布下阵型,楯车与牛皮盾整齐排列,火炮被推到阵前,炮口对准山顶的明军营寨。

攻伐熊廷弼的准备,已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

可就在这时,一名斥候策马从谷外疾驰而来,翻身落马后连滚带爬地冲进中军,声音带着几分急促:

“大汗!抚顺的明军动了!至少一万人,以车骑步营的阵型,正朝着红河谷稳步推进,沿途还派了斥候侦查,阵型紧凑,根本找不到伏击的机会!”

“什么!”

努尔哈赤手中的马鞭猛地顿在地上,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他原本的计划,是围歼山顶的熊廷弼,同时设伏半路驰援的明军。

只要明军敢轻骑冒进,他便能借助红河谷的地形,将其一举歼灭,上演一场“围点打援”的好戏。

可如今明军如此谨慎,战车在前开路,骑兵护翼,步兵殿后,步步为营,连一丝破绽都不留下,他的算盘彻底落了空。

“看来,只能速战速决了。”

努尔哈赤深吸一口气。

“必须在抚顺明军抵达前,攻破营寨,取下熊廷弼的人头!”

努尔哈赤心中沉重,时间已不站在自己这边,拖延越久,局势对大金越不利。

很快,一道新的命令传遍大金军营。

数百名精通汉话的士兵被调到阵前,他们朝着山顶的明军营寨高声喊话,声音透过风雪,清晰地传到明军耳中:

“明军弟兄们!抚顺之围已解!你们的主力早就被我八旗精锐击溃了!你们坚守在这里,根本没人会来救你们!

现在投降,大汗还能饶你们一命,若是顽抗,等我们攻上去,定叫你们死无全尸!”

这是努尔哈赤的攻心之策。

战场上虚虚实实,只要能动摇明军的军心,攻破营寨便会事半功倍。

他料定山顶的明军久困无援,早已心生恐惧,只需一点“希望”,便能让他们放下武器。

果然,营寨中的明军士兵听到喊话后,不少人脸上露出了动摇之色。

有人悄悄放下手中的火铳,眼神中满是犹豫。

有人凑在一起低声议论,语气中带着焦虑与怀疑。

“难道.抚顺的主力真的被努尔哈赤击溃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一点活路都没有了。”

“投降”

他们被困在山顶多日,粮水渐少,早已不知外界局势,此刻听到“抚顺解围、主力溃败”的消息,难免心生绝望。

“都住口!”

就在这时,熊廷弼的声音突然在营寨中响起,他手持佩刀,站在营寨前沿的土台上,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

“你们想想,若是抚顺之围真的被解,努尔哈赤何须如此着急攻我他大可以围住咱们,等咱们粮尽水绝,不攻自破,何必费尽心机劝降”

他的声音洪亮有力,瞬间压过了阵前的喊话,也让士兵们渐渐冷静下来。

熊廷弼继续高声道:“依我看,是抚顺已经被我大明精锐攻破,代善那贼子早已授首!

努尔哈赤无可奈何,只能来攻我营寨,想取我人头,好回去向他的部众交代!

他这是虚张声势,怕的就是咱们撑到援军到来!”

士兵们闻言,眼中的恐惧渐渐消散。

是啊!

若是建奴真的大胜,何必急于一时

熊经略说得对,这定是敌人的诡计!

熊廷弼为排除众将士的疑虑与恐惧,立刻对身侧的亲兵下令:“你们跟我一起喊!让所有人都知道真相!”

“抚顺已破,代善已死,援军不日赶到!”熊廷弼率先高喊。

“抚顺已破,代善已死,援军不日赶到!”

数十名亲兵齐声附和,声音整齐划一,如同惊雷般在山顶回荡,甚至压过了谷间的风雪声。

一遍,两遍,三遍……

越来越多的明军士兵加入进来,喊声从最初的几十人,渐渐变成数百人,最终响彻整个红河谷。

明军将士们眼中重新燃起斗志,他们握紧手中的武器,警惕地盯着山下的建奴大军,原本动摇的军心,此刻反而变得比以往更加高涨。

山脚下,努尔哈赤听到营寨中的喊声,脸色铁青,气得浑身发抖。

他的攻心之策,不仅没能动摇明军,反而被熊廷弼借势鼓舞了士气,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熊蛮子可恶!传令下去,即刻攻城!今日之内,必须拿下山上营寨,取下熊廷弼的项上人头!”

帐下将领刚要领命离去,努尔哈赤却又上前一步,止住了他们。

攻伐营寨,取熊廷弼项上人头,没有士气可不行!

到了这个时候,什么赏赐都能给出去!

思及此,努尔哈赤目光扫过众将,突然拔高声音。

“诸位!本汗在此立誓:谁能取下熊廷弼的项上人头,即刻封台吉爵位,授固山额真之职,再赐部众三千户!将这个消息,通告全军将士!”

此话一出,帐中诸将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了。

这可是天大的赏赐啊!

而当这些消息,传递到每个建奴兵卒耳中,更似一声惊雷,让他们震惊万分!

固山额真,那是仅次于旗主的高阶官职,掌一旗军政大权,是多少八旗子弟一辈子都摸不到的门槛。

台吉爵位更是尊贵,意味着从此跻身大金贵族之列,子孙后代都能享尽荣华。

再加三千户部众,等同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财富与势力。

这哪里是军功奖赏,简直是一步登天的绝佳机会!

此前因连日奔袭而疲惫不堪的八旗士兵,瞬间像是被注入了强心剂,眼中的倦意被贪婪与狂热取代。

他们攥紧手中的顺刀与盾牌,呼吸变得急促,看向山顶营寨的目光,如同饿狼盯着猎物。

普通八旗子弟多是部落平民或奴隶出身,一辈子都在底层挣扎,如今有机会靠一颗人头翻身,成为贵族与高官,这样的诱惑,足以让他们不惜性命!

“杀明狗!取熊廷弼人头!”

不知是谁先喊出了声,紧接着,数万士兵的呐喊声如同海啸般席卷红河谷,震得积雪簌簌掉落。

他们扛着双层牛皮盾,推着裹着厚甲的楯车,如同黑色的潮水,朝着山顶的明军营寨涌去。

山顶营寨上,熊廷弼早已握紧佩刀,目光死死盯着山下冲锋的建奴士兵。

那些原本步履蹒跚的八旗兵,此刻如同疯魔般往前冲,哪怕明军火铳“砰砰”作响,铅弹穿透盾牌,将人炸得血肉模糊。

哪怕滚木与乱石从山上滚落,砸得人骨断筋折,他们依旧踩着同伴的尸体,源源不断地往上涌。

“守住!都给我守住!”

熊廷弼纵身跃到营寨最前沿,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

“援军马上就到!只要撑过这一轮,咱们就赢了!杀一个鞑子,够本!杀两个,赚了!”

明军士兵们被熊廷弼的气势感染,纷纷举起火铳,对着山下倾泻火力。

神机营的士兵排成三列,第一列射击完毕,第二列立刻补位,第三列则快速装填弹药,火铳声此起彼伏,铅弹在雪地里炸出一个个深坑,将冲在最前的建奴士兵成片击倒。

负责投掷滚木与乱石的士兵,更是拼尽全力,将准备好的滚木、乱石不断推下山,试图阻挡建奴的冲锋。

可建奴士兵的攻势实在太猛了。

为了台吉爵位与固山额真之职,他们几乎忘了死亡的恐惧。

楯车被炸毁,就用同伴的尸体当盾牌;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立刻踩着尸体往上冲。

山道绵长而陡峭,每往上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数条人命的代价,雪地上很快便铺满了建奴士兵的尸体。

半个时辰后。

建奴士兵终于在付出至少近千条人命的代价后,冲到了距离营寨不足五十步的地方。

这是弓箭的有效射程!

“放箭!”

带队的建奴将领高声下令,早已拉满弓的弓箭手们同时松手,数千支箭矢如同黑色的暴雨,朝着明军营寨射去。

明军士兵猝不及防,不少人被箭矢射中,惨叫声在营寨中响起。

虽然有盾牌与营墙遮挡,但密集的箭雨依旧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营寨的防御阵型,第一次出现了松动。

熊廷弼见状,心中一紧,当即下令:

“火铳营集中火力,压制鞑子弓箭手!长矛手补位,守住营寨缺口!谁都不许退!退一步者,斩!”

山顶营寨的木栅栏已被箭矢射得如同刺猬,不少地方还残留着火炮轰击的焦黑痕迹,明军士兵们浑身是血,却依旧死死攥着武器,与翻过栅栏的建奴士兵拼死搏杀。

而熊廷弼的处境,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他的佩刀早已砍得卷了刃,甲胄上插着两支未拔的箭矢,鲜血顺着甲缝不断往下淌。

可他依旧站在营寨最前线,每一次挥刀,都伴随着一声怒吼,如同困兽般守护着身后仅存的数百残兵。

“杀!守住!援军就快到了!!”

此刻的熊廷弼,身先士卒,浑身浴血,比这些女真人,还像蛮人。

而他的悍不畏死,也激发了周围明军的士气。

众将士,面对源源不断涌上来的建奴兵卒,眼中,只有疯狂的杀戮!

根本没有恐惧,也不知道投降!

远处山坳间,那些此前分散驻守冰城的明军残部,见主帅被困,也纷纷打开寨门,试图出兵牵制建奴兵力。

他们朝着建奴大军的侧翼发起冲锋,虽人数不足千人,却个个抱着必死的决心。

可建奴大军早已布下防备,侧翼骑兵见状,立刻调转马头,如同饿狼般扑了上去。

短兵相接的瞬间,明军便倒下一片,剩余的人虽奋勇抵抗,却终究寡不敌众,只能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狼狈退回冰城,紧闭寨门固守,再也无力支援山顶。

山脚下的建奴中军帐前,努尔哈赤望着山顶胶着的战局,眉头拧成了一道死结。

斥候刚刚传回消息:

陈策率领的明军援军已抵达红河谷外不足十里处,战车推进的轰鸣声,甚至能隐约传到谷中。

他抬手看了看天色,心中焦躁更甚。

若是再拿不下熊廷弼,等明军援军赶到,自己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速度太慢了!”

努尔哈赤猛地一拳砸在身前的案牍上。

但他很快收住情绪,目光扫过帐下将领,最终落在莽古尔泰身上。

“莽古尔泰!”

“儿臣在!”

莽古尔泰立刻上前,单膝跪地。

“你率五千骑兵,即刻出发,绕到明军援军侧翼,袭扰他们的行军!”

努尔哈赤语气急促,却条理清晰:“不用与他们硬拼,只需烧毁他们的粮草、破坏他们的战车,尽可能减慢他们的推进速度!记住,你的任务是拖延,不是决战!”

“嗻!”

莽古尔泰高声应下,起身快步走出帐外。

很快,五千名轻骑兵便集结完毕,马蹄踏过积雪,扬起漫天雪雾,朝着明军援军的方向疾驰而去。

紧接着,努尔哈赤的目光又转向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

“奴才在!”

济尔哈朗连忙出列,躬身听令,神色严肃。

“你率本部三千精锐,再调八十辆楯车,立刻前往红河谷谷口!”

“用楯车堵住谷口,再挖掘壕沟、布设鹿角,构建临时防线!

务必守住谷口,不能让明军援军突破分毫,至少要拖住他们五个时辰!

五个时辰后,本汗定能取下熊廷弼的人头,再与你汇合,夹击明军!”

济尔哈朗心中一沉。

谷口地势狭窄,易守难攻,可明军援军有一万余人,还有战车与火器营,想要拖住五个时辰,无疑是难度极大,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

但他没有丝毫犹豫,领命道:“奴才领命!定死守谷口,不负大汗所托!”

说完,济尔哈朗转身离去,三千精锐士兵推着楯车,朝着谷口方向奔去。

努尔哈赤目送莽古尔泰与济尔哈朗领兵远去,紧绷的肩头微微下沉,却又很快挺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