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二百三十八章 辩论开始与降智操作

第二百三十八章 辩论开始与降智操作(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部黑太阳南京大屠杀注定是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里面有太多让国人难以释怀的镜头了。

而关键的是这些镜头不仅仅只是单纯的拍摄出来的电影镜头。

很多电影镜头都是有着相关老照片的佐证。

在电影镜头和老照片的相互切换之间让人难以分清楚,这到底是现实还是电影。

而在电影院里,那些看电影的观众们的义愤填膺都在李锐的预料之中。

因为之前小规模点映的时候,那些清北大学的学生们里就有很多人跳起来,气的擦差点砸银幕。

所以这次电影放映的时候李锐特别让影院方面准备相关人手。

免得出现意外情况。要知道1951年民间是有很多枪支的。

中国民间拥枪的时间其实很长。

一直到八十年代都有很多人手上有枪。

到九十年代才算是把这种情况控制住了。

李锐还记得陈强给人表演白毛女的话剧,因为演的黄世仁演的太好了。

有战士站起来差点一枪把他给崩了。要不是指导员眼疾手快,新中国怕是要少一对优秀的喜剧父子。

还好没人带枪看电影,不过也是有人在看电影的时候气的站起来大骂。

也有人气的想要砸屏幕。还好现场有工作人员阻止了。而在南京的电影院里,情况就更加激烈了。

电影院内很多人哭成了一片。相比于很多外地人的气愤,南京本地人更多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

因为电影里的故事真实的发生在了这些南京人的身上。

很多南京人都是大屠杀的幸存者。南京城破时,还有大量南京市民来不及逃离。

其中有很多人被杀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活了下来。

其中有很多南京人跑进了难民营活了下去。

所有南京人,或者说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铭记感谢几名外国友人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鼎力相助。

约翰一拉贝、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约翰一马吉、罗伯特一威尔逊、贝德士、明妮一魏特琳、卡尔一京特……

拉贝先生和马吉教父在日军攻入南京的当日便紧急组织了南京安全区。

拉贝先生依靠自己德国人的身份和日本人周旋,护住了安全区里二十多万南京老百姓的性命。

并且冒着危险多次向日军抗议,同时为躲在安全区内已经没有了武器的国军士兵争取人权。

虽然最终失败了,那些士兵都被带走了,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拉贝先生对南京人民的功德。

现在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分得清对错的。

当电影里出现拉贝先生的镜头时,很多南京本地人呼喊了起来。

“是拉贝先生!”

“当时我一家都在难民营里,多亏拉贝先生救了我们一家的命啊。”

“哎,拉贝先生好人不长命啊。听说去年去世了。”

“是啊,可惜啊。听说他回国后过的很清贫。连饭都吃不饱。当时组织捐款,我也捐了。”

电影院里的南京市民们低声讨论着。

他们并不和后世某些网友一样,因为拉贝先生没有救下那些国军士兵就急不可待的跳出来说拉贝先生伪善、虚伪之类的。

活下来的南京市民只记得他的好,却并不会苛责拉贝先生在那种情况下救下所有人。

拉贝回国后因为各种原因过的很悲惨,孩子只能吃糊糊,大人只能每天啃搀着木屑的黑面包。

南京市民得知后发动了捐款,筹集了一亿元,最后国民政府作价两千美元打到了德国拉贝先生的账户上。

为什么钱这么少因为拉贝先生救下来的都是老百姓,那些有钱人在南京城破前便弃城而逃了。

老百姓们东拼西凑才好不容易凑出来这点钱。

毕竟有很多人可能连掺着木屑的黑面包都吃不上。

而在1950年,拉贝先生已经中风去世。李锐也和中央说了,拉贝先生手上有一本拉贝日记,是南京大屠杀最好的佐证。

建议中央尽快拿回来。

中央也在想办法接触拉贝先生的后代。

希望能拿到这本拉贝日记。当电影散场后,观众们离开电影院,很多人都觉得心里似乎被装的满满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感觉有一种难受和怒火无从发泄。就像是电子管厂的王组长,他家世代都居住在南京。

电影里的故事几乎都是他见过的亲身经历。

当时他没能躲进难民营,而是躲在一个隔壁领居隐藏的地下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