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误会与建议(1 / 2)
今天,列宁格勒的市民们见到了一个奇景。那些中国工人来了列宁格勒整整一年了, 但是这些中国工人却好像是与世隔绝一样,他们基本上就生活在自己工地的附近。
最多就是到工地附近的公园、河流附近转转,或者钓鱼。他们几乎不进城。
这让列宁格勒里流传了许多关于中国人的传说。
[中国的工人都不用吃饭。]
[他们不用休息,并且力大无穷。]
[他们靠意念就能完成工作。]
如此等等。
要不然的话,列宁格勒的市民们实在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列宁格勒政府规划的新房项目完成的这么快。原本应该是在1960年二月完成的任务,这些中国人怎么做到在1959年六月底就基本完工,在七月底就可以全面交付的。
他们比政府规划的速度快了整整五个月。目前已经有一万多套新房交付给列宁格勒的市民使用了。
还有列宁格勒规划的公园项目,原本是在1959年底完工的。但是中国人在现在就完成了。
其中甚至还包括了一条小河的改道。
中国人太勤奋了,而且他们和列宁格勒的市民很少有往来。所以各种传言都有了。
所以当中国的工人们穿着工服,整齐划一的上街的时候,列宁格勒的市民们都忍不住驻足观望。
这些中国工人中由几个小领导领头,因为他们会俄语。由这些小领导领头,带着二百多名工人代表来列宁格勒进行采购。
之所以要这么多人一起来,是考虑到购买的东西可能很多,所以才有两百人跟着一起来。 考虑到自己这些工人是代表中国在外国的形象。
所以外出的这些工人们都穿上了新的工服。不过他们还是显得有些拘谨。
大家乘坐班车来了之后,就跟着前面的领导。
在几个领导的带领下,一群中国工人来到列宁格勒最大的粮油食品商场。
这里是列宁格勒市民们主要购买粮食的地方。
当这么多中国人一起走进这个商场的时候,商场的主管都有些纳闷。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苏联商场主管找到一个看起来就像是领导的中国人问道。
他问的这人是中国方面的项目经理,中方的项目经理道:“我们想要购买一些粮食。”
哦。”苏联经理点点头:“那很欢迎,你们帮我们修建的新城区很棒。我很喜欢。
这个商场里就有员工分配到了新城的房子。比现在苏联的房子好多了,商场里的员工都希望能多盖一些房子,让他们搬进新城。
中方的项目经理却道:“我们不是购买少量的食物,而是很多。”他说着话的同时,对旁边的同事点点头。
同事将随身带着的公文包打开。里面是一摞摞的钞票。各种面额的都有,都分门别类的用纸袋捆扎了起来。
这些都是工人们凑出来的。整个列宁格勒的大工地有大几千人,现在大家伙凑了几十万。很多人把自己一两个月的工资都全捐出来了。对于现在的中国工人来说,这不是小数目了。
苏联的商场经理看到这么多钱后他也是微微一愣。
“等等,我知道了。请你们先等等。”苏联商场的经理微微皱眉,脸上非常不悦。随后快步离开,只留下一群中国人在那里面面相觑。
跟在项目经理后面准备扛包的葛蛋可很会看人眼色,他上前一步低声道:“经理,我看那苏联经理的脸色好像不太对劲。是不是咱们这么搞犯了他们什么忌讳啊”
葛蛋这么一说,周围的人也纷纷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该不会是觉得咱们一次买粮食太多了,抢了他们列宁格勒老百姓的口粮吧
“啊不会吧,老大哥不是还挺富裕的吗”
“那可不好说,万一人家是这样觉得的呢。”
”别瞎说。人家那些苏联人都在盯着咱们呢。